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陕西省候选人公示公告

时间:2024-05-07    来源:    责任编辑:张欣慧

  根据中国文明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关要求,现对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陕西省拟推荐的12名候选人予以公示。他们是:助人为乐类:白文涛、郭爱琴、贾博涛;见义勇为类:胡喜明、胡光忠、胡世强、胡小兵、祝振青;诚实守信类:赵来发、王玉草;敬业奉献类:曾广莹、周社成、张雷威;孝老爱亲类:张慧芳、舒兰香。

  广大干部群众对所推荐对象如有意见,可通过来电、来信等形式,向省委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4年5月7日至13日

  受理处室: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思想道德建设处

  传真电话:029-63905890

  邮箱:shanxihrb@163.com

  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

  2024年5月7日

2024年二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简介(陕西) 

  胡喜明、胡光忠、胡世强、胡小兵:仁者爱人接力救人 见义勇为重如泰山

  胡喜明,男,1964年11月生;胡光忠,男,1972年12月生;胡世强,男,1988年6月生;胡小兵,男,1984年12月生;四人均为宝鸡高新区千河镇肖村村民。2023年10月3日,为抢救落水儿童,四人先后跳入水中实施救助,最终落水儿童成功获救,胡喜明不幸牺牲。4人曾获“陕西好人”荣誉,胡喜明、胡光忠2人上榜中央政法委2023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不惧天寒水急,4村民接力下水救人

  2023年10月3日16时30分许,一名9岁男童在宝鸡市高新区千河镇肖村四组引渭渠桥上玩耍时,不慎掉入引渭渠中。引渭渠表面看似水流平缓,但水下暗流涌动,男童很快就被水流冲往下游,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和岸上居民吓得大声呼救。最先听到呼救声的胡喜明在情急之下忘记了自己根本不擅长水性,第一个跳进了水中救人。他一把抓住男童的手使劲往渠边上推,但由于河水过于湍急,胡喜明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和男童一起被河水冲走了。

  51岁的村民胡光忠听到呼救声也赶到渠边,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患有心脏病,还需常年服药的身体,就顺着斜坡滑入水中,但水太急第一次没抓住。这时,他接过岸上群众扔来的绳子爬上岸,赶紧往前跑,和刚跑到渠边的胡世强一起下水,可水流太快,这次努力又失败了。等胡光忠、胡世强再次爬上岸的时候,只能看见男童还漂在水面上顺流而下,而胡喜明已经不见了踪迹。

  此时,小男孩已经被冲到距离落水处500多米的地方,情况更加危急,听到呼救声匆忙赶到的胡小兵先后2次跳入水中,终于将男童成功救上了岸。后来,问到当时他是否害怕,他说:“千河镇下水救人的事迹太多了,我也是从小听到大,当时只是一心救人,只觉得救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孩子得救,第一个下水的胡喜明却牺牲了

  孩子被救上来了,岸上群众又抓紧寻找第一个下水救人的胡喜明,大家沿着引渭渠,一路向下搜寻,最终在千河镇王家崖村一处闸口将胡喜明搜救上来,因溺水时间过长胡喜明不幸牺牲。

  消息传来,熟悉老胡的人悲痛万分。胡喜明曾在武警某部队服役,退伍后的他用实际行动续写初心。“老胡为人耿直忠厚,村里和邻里有啥事总能看到他来帮忙,与人相处总是未语先笑,总是笑呵呵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当过兵,耿直、忠厚、正义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多位村民这样评价道。

  2023年10月9日上午,胡喜明出殡,亲朋好友、战友、邻里等百余人前来为他送行,沿着村中的道路,送行的队伍缓缓前行,时不时传来哭声。

  英灵不远,浩气长存!

  胡喜明、胡广喜、胡小兵、胡世强等4人在千钧一发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外,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特别是胡喜明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一名老兵的本色,用实际行动传播了见义勇为正能量。

  祝振青:纵身一跃救人 彰显党员风采

  祝振青,男,1966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康市岚皋县滔河镇葵花村村民。2023年12月12日,祝振青骑车经过一处工地,发现一辆装碴车翻入河中,车里有人正在呼救。此时周围山坡上,还不断有碎石滚落,祝振青毫不犹豫快速穿过碎石坡,下河几经努力才将已严重变形的车门拉开,救出被困司机,在撤退途中,祝振青的左脚被一块落石砸中无法行走,后经附近工地工人相救,才转移到安全地方。经检查,祝振青左脚多处骨折,先后经历了三次手术治疗。祝振青危急时刻英勇救人的事迹被广泛传颂,荣登中央政法委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危急时刻 义无反顾救人

  2023年12月12日,大雪节气后寒意渐浓。下午3时左右,滔河镇葵花村村民祝振青在经过滔河镇葵花村活动室旁的安岚高速18标段施工工地时,隐约看到一辆装碴车翻倒在河里。他紧急下车仔细查看,发现周边碎石已将驾驶室挤压严重变形,被困者卡在其中艰难地伸出头疾声呼救,看着山坡上不断滚落的碎石,祝振青顾不上危险,迅速向5、6米高的山坡下跑去。便道旁满是碎石,他只能手脚并用地跨过碎石,一点点地靠近车辆,身后边还不停坠落一块块石头,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迅速加快手上的动作,奋力拉扯车门,然而变形的车门并不容易打开,多次尝试导致他的手臂逐渐发麻,他甩了甩发麻的手臂,用尽全身力气终于拉开了车门,将被困人员救出。

  身负重伤  临危不惧毅然舍身救人

  就在祝振青架着被救司机撤离路上,一块碎石从山坡上滚落下来,不偏不倚砸在祝振青的左脚上,突如其来的剧痛让他顿时动弹不得,而刚被救出的伤者也因再次受到惊吓瑟瑟发抖。

  “石头直径大约有一米多,如果砸到了身上,我就完了,所以我还是幸运的。”事后祝振青感慨道。

  祝振青担心落石再次掉落,便顾不上脚上的疼痛,耐心安抚获救人员并催促其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由于体力透支加上左脚的疼痛,祝振青几次尝试站起身来却又无力倒下。好在,附近工地的施工人员及时发现了倒在地上的他,将他救起送到了医院,经检查,祝振青左第1、2跖骨基底部骨折、左侧距骨骨折、左足挤压伤、全身多处皮肤软组织损伤,需住院治疗。

  平民英雄 不忘初心彰显党员风采

  因为祝振青的及时施救,获救者并未造成伤害,经过短暂休养后就投入了工作,“真是太谢谢你了,那天我开车翻下河又出不去,河里水声太大,我拼命呼救上面也听不到,当时我都绝望了,真的感谢你冒险来救我,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话感谢你了。”获救者多次前往医院,对祝振青表示感谢。

  祝振青救人的事迹迅速在村内传开,不少人拨打电话了解事情经过或是到医院看望慰问他,纷纷对他赞不绝口。2024年4月2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祝振青榜上有名。

  面对来自各方的称赞,祝振青坚定地说:“回想事情经过,虽然后怕,但我决不后悔,我只是干了一件所有党员都会做的事情。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跳下去救人。”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祝振青在群众面临生命危险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纵身一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平凡英雄的非凡意义,也彰显了平民英雄面对危险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

  白文涛:梦想在“蓝天”放飞

  白文涛,男,1987年5月生,中共党员,榆林蓝天救援队队长。白文涛一直积极奔波于抗洪抢险、地震灾害等救援一线,先后参与榆林绥德、子洲特大洪灾、甘肃陇南文县特大暴雨、河南郑州暴雨、土耳其7.8级地震等救援;走进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公益防灾自救技能普及课百余场,受益3万余人次;自2008年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白文涛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00多小时。曾获“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陕西好人”“陕西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寻梦:从校园到军营的蜕变

  大学时期,白文涛就多次参与学校及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让他深刻体会到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的渺小以及专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2009年12月他弃笔从戎,应征入伍,成为陕西消防西安特勤一中队一名战士。

  部队服役期间,白文涛刻苦训练,认真学习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的救援技能,并多次参与救援工作。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作为新兵白文涛主动请缨加入救援队伍,救援队伍历经1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灾区后,连续6天搜寻,搜救出5名幸存者,31名遇难者遗体。这次救援中,白文涛表现突出,受到中国消防总局表扬,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一次次救援经历,让白文涛不仅身体素质和救援技能得到提升,更让他逐渐认识到救援工作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开始学习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与队友协同作战,高效展开救援行动,为日后筹建榆林蓝天救援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筑梦:组建蓝天救援队

  2011年12月,白文涛退役被分配到榆林市榆阳区交通局工作。换装不换心,退伍不褪色,他加入陕西蓝天救援队,继续参与一线救援行动。2012年白文涛组建了榆林蓝天救援队,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有队员及志愿者530多人专业救援队伍。救援队先后参与岷县地震救援、秦岭山救援、府谷新民爆炸救援等活动。在平时,救援队还走进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防抗减灾的公益培训,参与大型群体性活动保障任务。

  圆梦:救援书写精彩人生

  “无偿救援奉献、忠诚守护生命”是白文涛和他的救援队坚决恪守的信条,他与队员多次参加应急救援,用汗水谱写“奉献”。

  2020年8月17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发生特大暴洪灾害,陕西区域蓝天救援队迅速响应,白文涛带领33名队员历时17小时驰援灾区,抵达现场后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徒步45公里进入灾区第一线,经过长达7天7夜的救援搜救,成功营救转移被困大学师生41名,协助发放救灾物资120余吨,搭建救灾帐篷200余顶……赢得当地政府跟群众的广泛好评。

  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白文涛作为中国蓝天救援队的一员,被选派前往参与国际救援。在救援中,他和队友不仅要面临余震危险,还要面对沟通障碍,更要在极其恶劣的条件和各种不安定因素的挑战下开展搜救工作,最终历经9天,他们搜救出幸存者4名、遇难者46名。

  白文涛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能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以满腔的热情履行自己的时代使命和责任,为公益事业的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郭爱琴:一颗医者心  情暖千万家

  郭爱琴,女,汉族,1965年5月生,彬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彬州市妇联爱心妈妈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她热心公益、甘于奉献、服务社会,医术精湛、情系患者。她的家庭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她个人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巾帼志愿者”“陕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热心公益  不求回报

  多年来,郭爱琴和她的家庭结对帮扶七名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及他们的家庭走出困境。彬州市韩家镇的马丽(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马丽四岁时爸爸病逝,妈妈离家出走,只剩她和患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第一次见到马丽,极不合身的衣服裹着瘦弱的身体,本该天真的脸庞写满了木讷凝重,眼神躲躲闪闪,无论如何向她表达善意,与她交流,都无法走进她封闭的心灵。郭爱琴和丈夫带着自己的孩子,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个家,每周往返四十多公里的路程,风雨无阻,给她送去生活、学习用品,帮她洗头洗衣服、打水打扫卫生;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天送棉衣棉鞋;假期接她来家里,带她去游乐场、读书馆;走进马丽的学校、教室,联系老师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其增强学习兴趣。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帮扶,慢慢地,马丽变得开朗了,学习不断进步,还在作业本家长栏写上了郭爱琴的名字。当马丽爷爷膀胱癌病情恶化住院时,郭爱琴一次性拿出5000元,并多方联系及时救治。在爷爷病愈后,马丽的一声“谢谢妈妈”,让这两个本无血缘关系的亲人紧紧抱在了一起,郭爱琴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2023年,马丽完成高中学业,成为了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如今的她,假期跟着爱琴妈妈一起做公益。马丽说,她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在郭爱琴的公益路上,这样的事还很多很多。近年来,随着她感人故事的不断传颂,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妈妈”的行列中来。在彬州市妇联的支持下,她组织成立了爱心妈妈志愿者协会,带领600多名志愿者,长期开展关爱活动,为3000多名留守儿童送去母爱与关怀,开展“结对帮扶”“点亮微心愿”“益爱夏令营”等各种关爱活动2000多次,赠送礼品4000多件,为留守儿童进行精神抚慰、心理疏导、经济帮扶、学业辅导等,使广大留守儿童感受亲情与温暖。彬州市爱心妈妈志愿者协会先后荣陕“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陕西省巾帼示范志愿服务队”“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等奖项。

  甘于奉献  服务社会

  郭爱琴正直善良,睿智豁达,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为患者及医美者诊疗的过程中,耐心倾听女性心声、了解她们的苦衷,向她们普及法律知识,指导她们学会维权。2001年,一位姓肖的女士常遭家暴,有轻生的念头,她耐心开导并尽快联系到她的丈夫,和爱人一起请他们吃饭,通过多次劝导使他们和解,并垫资5000元帮他们开起了儿童服装店,现在肖女士生意红火,家庭和睦。

  郭爱琴曾先后帮助二十多名妇女就业,帮助她们重拾信心,并带动身边的妇女姐妹和本单位的女职工参与“恒爱”行动,为边疆贫困留守儿童编织毛衣500余件。她积极担当,参与脱贫攻坚、医疗下乡、送医送药等活动,参与大病救助与1+1+1签约服务,为先心患者和宫颈癌患者指导救助治疗方案,为50户贫困户健康保驾护航。

  郭爱琴在工作、公益之余,还被聘请为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和巾帼宣讲员,累计参加二十大报告、妇女十三大精神、家庭教育、好家风、“歌颂祖国·同心向党”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撰写各类心得体会50余篇,10余篇被省市多个信息平台刊载。

  爱岗敬业医者仁心

  郭爱琴爱岗敬业、医者仁心,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2023年2月8日,11岁的王某晚饭后锻炼,面部被器材砸伤,12CM的伤口,皮下组织碎裂,肌肉、眼轮匝肌断裂,吓得家长呼天抢地。一个姿势,三个多小时缝合至凌晨,郭爱琴凭着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让忐忑不安的家长露出了笑脸。事后,家属激动地把一沓一百元的人民币硬往郭爱琴手里塞,被她一口回绝。从医40年来,遇到节假日、三更半夜求医的,郭爱琴从来都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她为无数患者垫付医疗费,慷慨解囊,自己却住在老旧房子里。她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所有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了“咸阳市巾帼建工标兵”“最美职工”“最美彬州人”等荣誉称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郭爱琴星夜兼程,一如既往地站好每一班岗;她无私奉献,心甘情愿地当好“爱心妈妈”;她不忘初心,用情用力谱写了新时代女性的精彩华章。未来,很长也很远,而她将一直在路上!

  曾广莹:躬耕育种三十载  扎根故土只为农

  曾广莹,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他是一名扎根于基层的农业科研工作者,30年如一日,始终行走于田间地头,兢兢业业从事农业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完成多个玉米新品种审定与大面积推广,填补了中高山玉米品种空白,为秦巴地区粮食安全和玉米品种繁育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好人”等荣誉。

  扎根秦巴山区,只为一个使命

  曾经的秦巴山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缺吃少粮是许多老一辈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苦难记忆,这一切也深深印刻在曾广莹的心里。90年从农技推广干起的他,深知农业科研对山区农业的重要性,培育出适宜秦巴山区及西南山区的新一代玉米杂交新品种,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他跑南繁蹲基地,这一蹲就是30年。平日里,他奔波往返于全县各地,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遇上授粉、套袋的时节,他常常要在田间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中暑、晒伤成了家常便饭;农作物成熟期,白天去田里把果实收回来,晚上再连夜将果实脱粒、分类,准备下一步的科研组配方案,前前后后几周的时间,他疲惫不堪咬牙前行……

  玉米育种是他坚定的选择与追求,他拒绝了两次转岗机会,他想培育出高产稳产的好品种,为广大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09年以来,他主持开展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90余项,协助在陕渝川鄂湘累计推广“镇玉”玉米新品种1500多万亩,主持建立农作物、中药材各类试验基地6处。

  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一粒种子

  玉米育种是一个艰苦的细致活,做组配、筛选、试验牵扯的环节非常多,一亩地播下去的都有1000多个组合,一个自交系或一个组合编号弄错,一年的心血就会报废。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多年的试验、观察和记载,这个过程既枯燥又漫长。

  为了缩短育种周期,他每年10月底便前往海南陵水县开展为期5个月的玉米冬季南繁育种工作。白天在成片的试验田中和烈日、蚊虫及蛇打交道,晚上寄住在农民家里,忍着湿热和蚊虫叮咬,靠涂抹风油精坚持整理数据资料、撰写科研报告。他超过百万字项目、研究论文和试验报告,大多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完成的。

  南繁基地租种的土地多时有十几亩,少时也有五六亩。试验田里的所有工作都只能由他一人完成。遇上授粉、套袋的时节,经常要在田地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饿了就吃饼干,渴了就喝矿泉水,直到把套袋授粉的事情忙完。

  连续20年,过着候鸟般的生活,没有和家人过一个春节。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主持选育的多个玉米新品种得到了大面积使用推广,他也从一个学农爱农的热血青年,成为年过半百、白发两鬓的一线科研专家。

  发扬“种子精神”接续一个梦想

  作为资深农科人的曾广莹,与种子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早就将“种子精神”融入了血液中。多年来如一日地坚持在科研、生产、教育培训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最前沿,长期坚持下村入户到地头。

  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的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奖7项,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6个,撰写论文22篇。他主持选育的“镇玉208”“镇玉213”“瑞玉518”“利白玉118”等玉米新品种,深受广大山区农民朋友的欢迎,已广泛被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和云贵高原等40余县区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服务送到农民心坎上,累计培训农民2.2万人次,开展产业技术培训会100余场次,真正做到了实用农业技术“群众学得会、带得走、能致富”。

  30年寒来暑往,他坚定学农知农爱农信念,践行强农兴农使命,以一名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赤热情怀和踏实作风,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一名优秀科研人员深深的为农为民情怀,为农业科研发展和产业服务奉献自己的力量!

  张慧芳:“学高身正”—传承孝道弘扬好家风的博士生导师

  张慧芳,女,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统计系支部书记、系副主任。她始终秉持敬业奉献是职责、孝老爱亲是本分的信条,32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姑子、得了癔症和轻度脑梗的婆婆以及生病的公公,以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曾获“陕西好人”“西安好人”等荣誉。

  义无反顾为家人撑起晴天 

  张慧芳婆婆家有一儿三女,她爱人王晔是大儿子,小姑子患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1989年婆婆生病打链霉素过敏,险些危及生命,张慧芳挺着大肚子照顾婆婆和家里大小事。1990年儿子出生后,她一边养育年幼的儿子,一边照顾患有重疾且精神上有癔症的公婆,还把上初中的小姑子接到身边读书。

  1992年,小姑子突发脑脓肿做了开颅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因为伤了神经,右手、左腿失去知觉,伴有癫痫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医生诊断小姑子只能活到二十三、四岁。对于时刻和病魔赛跑的小姑子,张慧芳夫妻精心呵护,买制氧机、营养品、常规药……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她虽然多病,但幸福生活至今。如今年近50岁的小姑子常对人说:“感谢哥哥嫂子的照顾,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善意谎言”让家人安享生活 

  张慧芳婆婆患有帕金森、轻度脑梗且精神上有抑郁,负面情绪较多:房子小了说像鸟窝,房子大了说打扫卫生太累;接来西安住,说房子不能出租等于两头花钱。为了给公婆减压,张慧芳时常哄骗他们,一是“骗”说房子很多住不完,二是“哄”说家里钱多得花不完,让他们安心生活。

  2016年,张慧芳爱人的二妹及其18岁的儿子发生严重车祸,性命垂危。张慧芳夫妻二人一边筹钱抓紧治疗,一边精心看护。经过40多天的抢救,二妹左眼失明,外甥留下后遗症,在后续漫长而煎熬的治疗过程中,他们对上隐瞒父母,对下不告诉上学的儿子,不仅默默承受,还在老人面前强颜欢笑。2020年底二妹因癌症病故,张慧芳夫妻二人承受的精神压力、隐瞒老人的痛苦无以言表。

  接济“威胁”让家人衣食无忧 

  公婆生病以后,家庭日常开销就由张慧芳夫妻全部承担了,从最初的一年半载几百,到现在的每月上千。老人习惯节俭,日常肉蛋奶和水果都不常买,张慧芳就买好给他们送过去,以保证他们基本的营养;公婆每年至少打两次(每次10天)缓解脑梗的针,他们总是怕花钱推迟不打,并以各种理由节省,张慧芳就直接“先斩后奏”,交了打针的钱让老人去打,同时“威胁”说: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如果不花完,下个月就会减少。这样的“威胁”还很奏效。

  张慧芳34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被学生亲切地称为“中国好师娘”。她温良恭俭、孝悌为本,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孝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平凡而又伟大的赞歌。

  赵来发:儿子病故留下五十万债务 残疾父亲诚信替子还账

  赵来发,男,1949年2月生,中共党员,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村民。他双腿残疾,坐着轮椅风雨无阻照料果园,只为还清当年儿子治病时大家慷慨解囊欠下的“人情账”。他是担当作为的村支书、诚信经营的种植户、有债必还的好邻居。曾获“陕西好人”等荣誉。

  回报乡里,他是产业致富的“先行者”

  上个世纪80、90年代,赵来发带着建设乡村的拳拳初心和乡亲们的殷殷重托,被推举担任村支书。上任后,他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带头学知识、筹资金、引技术,参照洛川苹果种植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苹果发展的“千阳模式”。自家种植初见收益,他本着先富必须带动后富的自觉性,毫不吝啬传授种植“秘笈”,自掏腰包分享买来的苗种给有意搞苹果种植的人,三合村的苹果产业在他的带动下逐渐发展起来,群众的口袋也慢慢鼓起来。好日子也要体现在乡村风貌上,他带领村委班子主动作为,修路扩渠、通水架灯,让三合村成为当年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省市媒体纷纷报道这位党员先锋、劳动模范、致富行家。

  艰苦经营,他是还清欠款的“守信者”

  2003年,赵来发的儿子赵利科不幸患淋巴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重击了他的小康家庭,一月光化疗费用就要近1万元。为给儿子治病,他花光积蓄、变卖家产也只是抔土巨壑,左邻右舍听闻他家的事情急在心里,自发凑钱帮助赵利科,一些常年与赵来发有生意往来的人也主动联系并借钱给他,一方有难八方援,大家信任他的人品,同情他的遭遇,来自各家各户共计五十多万元的积蓄慷慨借给了赵来发。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7年,赵来发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残疾。他顽强拼搏,自嘲是当代“过雪山”的共产党员,坐在轮椅上依然悉心照料着儿子,在轮椅上完成果品修剪、套袋...有人劝他量力而行放弃果园,但他说:“三合村的苹果是我先种起来的,这个果园曾给乡亲们加油打气立标杆,因为苹果务得好大家才信任我,那五十多万的‘人情债’重千斤,我得做一个有始有终,欠钱还债的守信人。”尽管如此努力,2008年,而知赵利科因病治无效仍遗憾离世,赵来法继续为还清债务辛勤劳作。

  2010年,厄运再次降临,赵来发在去往果园的路上又发生车祸,这个家庭接二连三的意外遭遇让听者落泪、闻者伤心。当初靠种苹果发家、分别曾给赵来发借款几千几百元的亲朋好友都动了恻隐之心,纷纷表示让他照顾好自己,借款可以一笔勾销。赵来发自己却不愿意“抵赖”,他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健全的身躯,却不能没有守信崇正的气魄。冬去春来,他的轮椅又在果园里压出了车轴,在艰苦卓绝的辛勤劳作下,他省吃俭用,风里来雨里去,用十多年时间,几千几百地还清了所有债务。赵来发自强自励、诚信还债的感人事迹被口口相传。

  风雨路无阻,此生多艰辛。尽管上天让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为人之本,守信之心。他身虽残,但志仍坚,上天割舍了他的小爱,却不断彰显着他心中的大义,直到现在,他还说:“虽然别人看我日子苦,但能还清债务,能吃到家门口的红苹果,我觉得日子就是甜的。如果仗着自己的苦难不还钱,就是给别人的日子添苦头,就对不起别人的帮助和信任,更对不起胸前的那枚党徽。”

  舒兰香:护佑亲人三十载 大山深处有兰香

  舒兰香,女,汉族,1967年生,柞水县瓦房口镇磨沟村一组村民。1992年,舒兰香与丈夫操时安结婚。婚后,丈夫出门务工,舒兰香不仅要孝顺公婆,还要照顾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的小叔子操时武。32年来,舒兰香每天为操时武喂饭喂药,按摩翻身。2020年她被确诊为尿毒症,至今一直在透析治疗,但她依然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家人,从无半点怨言。曾获“商洛好人”“陕西好人”等荣誉。

  长嫂如母,照顾瘫痪小叔子32载

  舒兰香今年57岁,1992年嫁到瓦房口镇磨沟村村民操时安家,成为一名山沟沟里的媳妇。当时的操家一贫如洗,缺吃少穿,家里还有一个因意外受伤造成了高位截瘫,未成家的小叔子操时武。此外,丈夫的父母也体弱多病,经常患病住院。面对老弱病残、穷困潦倒的家境,她没有怨天尤人,始终不离不弃,毅然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老人和小叔子的重任。

  “时武,今天天气好,我们出去晒会太阳。”“我推你出去看看咱家种的庄稼,看看咱的西红柿、豆角、玉米”这是舒兰香照顾小叔子贴心的话语,时常推着操时武在大门口晒晒太阳已经成为舒兰香的必修课。躺在病榻上的操时武每每因为大嫂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感动得泪流满面。最初几年,因为缺乏经验,操时武身上长了褥疮,腿部肌肉也出现了萎缩,这种情况让嫂子舒兰香很是自责,于是她开始自学护理知识,因为识字甚少,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她就四处请教、找村医、寻邻居、问老人。随着反复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她也越来越熟练,每天除了按时给操时武喂饭、喂药、擦洗、翻身外,一有时间就给他按摩和做辅助锻炼,怕他孤单,舒兰香还时常给他讲讲村里村外的一些趣事。三十年如一日,她从未间断过,村里村外都知道磨沟有个“兰香嫂子”。

  孝顺儿媳,让患病公公安享晚年

  为人母、为人妻的她从不因家中各种琐事而退缩,总是迎难而上,扛起家中的半边天。舒兰香的公公操和祥也已90岁有余,身体大不如从前,照顾公公生活起居的责任也落到了舒兰香的身上,无论是为公公理发、剪指甲,还是吃饭、喂药、洗漱、端茶送水,她都亲力亲为。加之琐碎的家务事,舒兰香每天要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2点多。“自从兰香嫁到我们家,照顾我,照顾时武,照顾孩子,对我们家里帮助很大,我打心底里高兴,打心底里感谢她。”老人眼含泪花地说道。

  岁岁年年,精心侍奉,她曾乌黑的青丝间已出现了白发,对于任何人而言,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但舒兰香没有,也从未有过半点怨言,毅然挑起了这副沉重的担子,用一片孝心为这个特殊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一个山里媳妇,把困顿的日子过出一种稳稳的幸福感,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情怀。

  贤惠妻子,面对困境无怨无悔

  坚强好胜的舒兰香,面对困难从未退缩,面对病魔也没有恐惧。早在前几年,舒兰香就时常感觉身体不适,但她为了照顾一家老小,节省开支而一拖再拖不愿医院,直到2020年,身体已经难以支撑的她终于同意去医院检查,经西安交大一附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自此开始了透析治疗,即使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舒兰香依然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老人和小叔子,从无半点怨言。

  每当有人问她苦不苦时,她总是说:“我也是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什么苦都能吃,我丈夫心里头肯定也很苦,所以我要帮他,把家里照顾好,让我们这个家其乐融融。”当有人替她感到不值的时候,她也是笑着说:“到了这个家,这么多年的付出使得我们这个家变化很大,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只要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我的付出就值得。”

  就是这样一个积极乐观,没有被生活打败的普通家庭妇女,用悉心、孝心、慈心无怨无悔地为这个家庭默默地付出着和努力着,让这个特殊的家庭充满了温馨、笑容、满足和幸福,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的文明家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尽管她并没有把“孝老爱亲”挂在嘴边,但她用切切实实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周社成:倾尽一生助农业 十年柑橘三倍增

  周社成,男,1956年6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他奋战农业系统30余年,期间8年,他不断尝试选育,最终确定了果树耐低温、果品耐储存的椪柑作为汉中地区主推品种;在他的推动下,城固县柑桔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7.43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22.4万亩,生猪饲养量由2002年的55.62万头发展到2012年的91.1万头。他出版的《陕南柑橘》一书,为柑桔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技术支撑。曾获“全国农业综合执法先进工作者”“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初心锚定 坚守一生

  1984年,城固县柑桔产业因产量低、果树不耐寒、果品不耐储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全县果农为此苦不堪言。那时的他,在村民中的印象深刻,常常手中提个黑包包,里面装着三大宝:剪刀、放大镜、笔记本,每月他都准时出现在村里,被团团围住的他,被问如何防虫,那个人问施什么肥,更有人直接拿一截桔树枝来请他诊治。后来,他锚定目标,誓要解决果农种植柑桔的根本问题,他主动申请出国研修果树培育,回国后,他用时8年,从十多个引进品种中选育出果树耐低温、果品耐常温储存的椪柑在汉中地区大力推广,后在城固县蔚然成风,产出的柑桔南运广东、江浙沪,北送新疆、内蒙古,甚至出口到俄罗斯。在他的引导下,城固县柑桔面积由2002年的7.43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22.4万亩,增长三倍多,年产量逾36万吨,综合效益达15亿元,当地许多老百姓借助柑桔发家致富。也是当初那个初心,让他这一坚守就是一生。

  心系群众 尽职尽责

  周社成常年带着年轻的农技人员逐村入户问收益,下地看长势,在掌握情况的同时还不忘给年轻人传帮带。2009年,汉中地区生猪疫病爆发,他带队入户查看生猪病情,看着老百姓辛辛苦苦养大的肥猪奄奄一息,他深深感到农户的无助。他是真心着急,一面积极帮忙诊治,向群众传授疫情防控知识,一面想尽办法争取政策帮助农户减少损失。当时,国务院派出专家组来汉中检查生猪疫病管控工作,他代表汉中市做汇报,现场面对专家的提问,由于长期工作在一线,情况熟、业务精的他对答如流,赢得专家赞赏,为城固额外争取到70万元养殖补贴款,把全县生猪养殖户的损失降至最低。在职期间,他将生猪饲养量由2002年的55.62万头发展到2012年的91.1万头,城固县也因此被省上认定为“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

  老骥伏枥 无私奉献

  退休后,周社成依然坚持发挥“余热”,联合几个农业方面的“土专家”,先后到商洛、安康等地考察,耗时三年编辑出版了《陕南柑橘》一书,在新华书店正式发行的同时,他还不忘乡亲,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会上、一个又一个的田间地头,他累计送书3000余本,就是希望果农可以从书中获益,当地农户都很喜欢,夸他是无私奉献的好干部。该书文字简单易懂,结合陕南特定气候、环境条件入手,对柑桔生长习性、品种演变、培植育苗、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现代化种植等方面作出系统阐述。有农户称赞:“照着这本书种植柑桔,就能成为柑桔种植方面的专家。”

  如今他已经年逾六旬,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最近在研究水果与人体健康课题,周社成说他要再编一个小册子,为广大桔农的甜蜜事业再做贡献。

  王玉草:保洁员拾金不昧暖人心 传递文明正能量

  王玉草,女,1962年2月生,西安大明宫建材家居北二环店商场保洁员。从事保洁工作以来,王玉草多次在商场捡拾到笔记本电脑、手机、合同、公章、证件等重要物品和数额不等的现金,面对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王玉草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将捡到财物归还失主,从不求回报。曾荣获“西安好人”“陕西好人”等荣誉。

  拾到“意外之财”不为所动

  2022年9月16日下午两点多,王玉草如往常一样在西安大明宫建材家居北二环店商场一层自己负责的区域做清洁工作,当她打扫到西南角女卫生间时,发现女卫生间第三个隔挡内遗落了一部苹果手机,“这丢了手机的人该有多着急!”,她第一时间大声询问在场人员是否有谁遗失手机,但多方未寻得失主后,便赶紧上报值班经理,将捡拾到的手机交到了负责人手中,商场广播室通过广播寻找失主,直至当天下午3点多钟,失主郑尚珠焦急地电话联系了商场工作人员,并领回自己手机。丢失的东西失而复得,郑尚珠特别的高兴,接过手机后连声感谢,大力称赞保洁员拾金不昧的高尚品格,王玉草却说“捡到东西归还失主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我们每个大明宫人都会这么做的。”虽然这只一句普通的话,是件小事,但是她身上的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精神影响着周边人。

  第二天一早,郑女士前来商场送上了一封感谢信。她在信中这样写道:“大明宫保洁员阿姨拾金不昧令我非常感动,也感谢大明宫北二环店的领导培养出这么好的工作人员。”

  不计个人得失完璧归赵

  平日里,王玉草则曾多次捡拾到手机、包裹、玩具等物品,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将捡到的财物归还给失主,从不求回报。2021年8月,王玉草在区域南广场上发现一个被人遗落的黑色手提包,通过包里的证件和联系方式她找到了失主,将价值1万多元的手包及包内重要证件交给王女士的手中,王女士连连称谢。2022年6月21日,在卫生间清洁卫生时,发现一台顾客遗留的笔记本电脑及合同、公章及相关重要文件,通过合同上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找到了失主,张先生万分感谢,对保洁阿姨的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精神竖起大拇指。2023年3月18日,王玉草下班途经大明宫万达时,捡到一部华为手机和部分现金,她第一时间找到商场工作人员在其协助下找到了失主原物归还。

  “捡到东西归还失主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其他人都会这么做的。”在王玉草看来,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

  心中有爱,就会将爱传递。淳朴坦荡、诚实守信,我们从王玉草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诚信和温度,更看到了城市里的文明之光。

  贾博涛:“戏法哥哥”十年坚守  搭建起非遗传承与公益事业双向奔赴的桥梁

  贾博涛,男,1999年4月生,中共党员,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华阴市戏法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博涛是一个在公益道路上坚守了十年的农村小伙,他将非遗传承与公益事业紧密结合,因材施教,为1200多名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送去艺术的滋养,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戏法哥哥”;他深耕公益,捐书捐物,自14岁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累计志愿服务530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5670小时。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好人”“陕西好青年”等荣誉。

  童心筑梦到非遗文化的“守护者”

  身着传统服饰,口彩相连,妙趣横生,贾博涛站在舞台中央,他不仅是一位古彩戏法演员,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的第五代传承人。2014年,当他第一次走进留守儿童家园时,孩子们真挚的眼神以及他们唱起歌谣,深深触动了他。于是,“戏法公益课堂”成了他坚持的道路,他将华山戏法带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戏法背后的文化,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他成了孩子们眼中那个无所不能的“戏法哥哥”。

  贾博涛默默为华山戏法非遗传承培养人才,十年里,他深入留守儿童家园、特殊教育学校,为1200名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传授魔术和戏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1年陕西少儿新年联欢晚会上,贾博涛教授的四名特殊儿童表演的戏法技惊四座,赢得了观众阵阵的喝彩声与惊呼声。

  “戏法哥哥”传播爱心,肩负非遗使命

  在贾博涛看来,艺术的力量远不止于此。2019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戏法课堂表演,一个小女孩的愿望让他意识到,戏法不仅能带来欢乐,还能满足孩子们对爱和团聚的渴望。

  当时,一个孩子举手说道,“哥哥,你能不能变出雪?”当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夏天怎么可能变出“雪”,贾博涛问到小女孩“为什么喜欢雪?”,小女孩回答到“因为每当下雪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2020年春节前夕,贾博涛用自己的奖学金为留守儿童家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送上特别的春节礼物,他将60多名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笑脸拍摄下来,连同孩子们写给在外务工父母的“家书”,一起寄给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当父母们收到信件,看到照片上孩子们的笑脸以及略显稚嫩但情真意切的文字时,他们绽放的笑容里饱含着对贾博涛的感激与信任。那是他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戏法能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2021年,他用自己工作后的第一笔收入为家乡母校的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更发起了“关爱服务暖冬行动”,确保孩子们能够度过温馨的假期。2024年,他多方筹集资金,为家乡的老人送去10万元春节慰问物资,让老有所依,爱有所归。贾博涛每一次善举,都在默默改变着周围人的生活,他的行动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贾博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饮水思源,回馈社会”的情怀。他常说:“戏法不仅是变戏法,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在公益与非遗传承的双向道路上,贾博涛用戏法和爱心,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传递正能量。他的故事,让人不禁感慨,这世间最美好的戏法,莫过于用心去爱,用爱去创造奇迹。

  张雷威:二十四载初心不改 深耕乡村振兴的“老黄牛”

  张雷威,男,1955年6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榆林供电公司退休干部。2000年起,他先后在神木、吴堡、米脂等6个县市区19个乡镇56个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24年里,他潜心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坚实的脚步、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他扎根乡村的事迹被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多次报道。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三秦楷模”“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躬耕扶贫的“孺子牛”

  24年俯身扶贫一线,张雷威恪守“认真”二字,不仅带领村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累计帮助50多万乡亲脱贫致富。在吴堡县扶贫期间,他检查饮水工程建设时,由于山高坡陡,一不小心绊倒在地,险些滚下悬崖,造成脚部3处骨折,在家休息了20多天后,他始终放不下村里的饮水工程,趁爱人出门买菜,拄上双拐坐车又回到村里指挥施工。见到张雷威拄着双拐还在操心村里的事,村民流下了眼泪。最终在他不懈努力下,最终彻底解决5000多名人的饮水难题。

  夙夜在公的“老黄牛”

  8000个日夜奔波,张雷威夙夜在公,用忘我践行对村民的承诺。他是村民眼里公认的“拼命三郎”“工作狂”,把贫困村当作自己的家,舍小家为大家,时刻牵挂贫困户。为了确保合作社母牛的顺利生产,他抛下病中等待手术的妻子,带上兽医半夜进村抢救母牛。第二天术后的妻子对儿女们抱怨:“你爸这人心真硬,我跟着他五十来年,连他牛场的一头牛都不如。”

  1976年,张雷威下乡偶遇一名烧伤严重的男孩,第一时间将男孩送医救治,因其烧伤造成严重后遗症,丧失劳动能力,此后他持续进行帮扶,直至其儿孙上学。近半个世纪,对子孙三代人的接续帮扶,成就了他扶贫路上一诺千金的佳话。24年间,他将自己所获各项奖金全部投入到产业发展和村民帮扶,记不清为村民垫付了多少医药费、交通费等。

  授人以渔的“拓荒牛”

  56个乡村发生巨变,张雷威殚精竭虑,用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尤其重视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他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政策、谋划落实,推动56个村庄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点子王”。2021年,他牵头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金点子”劳模乡村振兴服务队,汇聚一批热心社会扶贫事业的劳动模范、第一书记、农牧业专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产业帮扶。“金点子”服务队组建以来,帮助乡亲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建起肉牛养殖场、白绒山羊养殖场、养鸡专业社、蔬菜香菇大棚、万亩山地有机苹果园等,同时指导开发乡村旅游、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土地托管等项目,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受益人群达50000余人。

  在米脂扶贫期间,为了让传统农业发展走出新路子,张雷威通过五年的反复考察和试验,成功培育出符合中国农业技术开发中心标准的“富硒好杂粮”“富硒好水果”。通过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提高新质生产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富硒小米”“富硒苹果”等产业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强力助推乡村振兴。

  初心不改的“耕耘牛”

  69岁高龄,张雷威坚守初心、奋斗不止,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继续为村民奔波服务。2017年组织准备调整已经超龄服役的张雷威时,米脂县李站村70多户村民自发联名向米脂县政府写信请愿,希望张雷威留下来。乡亲们说,“每天吃一碗清水挂面的老张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他合作社办不下去”。县政府征求张雷威的意见,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乡亲们有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就这样,69岁的张雷威依然奔波在帮扶村民的道路上、忙碌于产业发展的风尘中,以一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全心全意践行着终身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