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 厚德陕西 > 正文

西安市未央区:88岁独居老人昏迷倒地 社区工作人员化身“临时儿女”

时间:2024-07-12    来源:未央区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靳国英

  陈立秋祖籍广东,是西安一所研究院退休职工,早年与妻子离婚,至今独居。目前,两个儿子定居美国。

  从2021年开始,陈立秋成为社区重点关照对象。社区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会为老人送去食物、蔬菜,帮忙煮饭、打扫、拖地、洗衣,还请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定期上门为老人体检。每逢节日,社区还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与精神慰藉。

  社区医院定期为老人测血糖、量血压 

  去年,陈立秋老人听力严重下降,行动愈发迟缓,起床需靠绳子牵引,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还常将自己反锁家中。看着老人身体每况愈下,王涛想方设法和老人的大儿子取得联系。“我当时告诉他,要想办法尽快回国一趟,回来后要第一时间和我们社区联系。”王涛说。

  2023年6月,陈立秋大儿子回国。王涛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来到老人家中商讨老人的赡养问题。经过商量,老人同意跟儿子去美国生活,因办理移民手续比较复杂,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由于儿子们的工作都在美国,其间,儿子们多次提出为老人聘请保姆以临时看护,但都被他拒绝。

  王涛说,老人有时候会神志不清,对陌生人很警惕,但看到穿红马甲的社区工作人员很热情。“因为我们经常走动,老人比较熟悉了。”经过商议,陈立秋的儿子为老人在家中安装了监控,并将老人家中备用钥匙放在小区物业处,方便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登门查看老人情况。

  一年来,社区担忧老人身体,隔三岔五派人前去探望,安排小区物业、热心志愿者、楼栋长轮流关照老人,为老人煮饭、打扫卫生,照顾老人生活。

  意外发生 社区工作人员化身“临时儿女” 

  6月22日9时许,物业工作人员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情况拍照发给王涛。“瘦骨嶙峋的老人,倒在厨房冰冷的地板上,昏迷不醒。看见这画面,我非常难受。”王涛说,物业工作人员立刻拨打了120,他当即让物业和社区值班人员配合120医护人员将老人送去医院。自己则一边赶往医院一边与老人的两个儿子取得联系。

  老人昏迷后,社区工作人员及时送医 

  9时30分,王涛赶至凤城医院急救室。经医生初步诊断,老人是脑出血导致昏迷,肺部亦有大面积的感染。王涛将情况转告陈立秋两个儿子,他们回复说最快也要5天后才能回到西安。由于老人身边再无其他亲属,王涛和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坚守医院,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在和老人儿子们商议并写下委托书后,社区工作人员成了老人的“临时儿女”,大家跑前忙后,为老人办理抢救手续、代签知情同意书,并垫付住院押金。其间,因老人医保密码问题,王涛还多次奔赴医保部门,协商解决问题。

  “我们不管就彻底没人管,我们不帮又由谁来帮。”

  6月23日清晨,医院的电话再次响起,要求家属陪同老人进行 CT 检查,社区工作人员充当家属,陪同老人完成各项检查。

  6月24日下午,老人病情恶化,肺部严重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随后转往西京医院救治。为确保老人安全与便利,王涛联系医院为老人聘请专业护工,进行24小时看护。

  6月25日清晨,西京医院的缴费通知传来,老人病情不稳,需进行特殊治疗,但费用高昂,王涛毫不犹豫先行垫付。

  6月26日凌晨,老人的大儿子终于从美国归来,王涛这才如释重负,悬着的心缓缓落下。但他依旧牵挂老人,每日询问老人身体状况。

  6月28日17时,老人情况稳定后,家属决定将他转院至凤城医院。当天下午,王涛及社区工作人员前往医院探望老人,恰好碰到正在转院的老人及家属,社区工作人员协助搬运行李,办理转院手续。凤城医院知晓社区帮扶老人善举,还开通“绿色通道”,让老人顺利进入凤城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太感谢你们了,若不是你们亲力亲为的帮助,我或许就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回想起一路走来,社区对父亲的各类关怀和帮助,陈立秋大儿子激动地说。

  目前,陈立秋老人仍在与病魔抗争。回想起这两周的忙碌,王涛表示,这是自己该做的事。“相处这么久,和老人也有感情了,现在就是希望他能好起来。”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