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 身边好人 > 正文

“陕西好人”胡敏:历经“苦寒” 绽放巾帼工匠之美

时间:2024-10-29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王海梅

  

胡敏与她制作的模型小火车合影留念

  “测量时一定要确保准确,这样切割下来的材料尺寸才不会有误差。”近日,记者见到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教师胡敏时,她正在位于校内的陕西省集训基地,指导世界技能竞赛建筑金属构造项目的备赛选手。

  胡敏教得仔细,孩子们也学得认真,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位“巾帼精英”指导自己的机会。

  眼前的胡敏“战功赫赫”,学校师生无人不晓。西安好人、陕西好人、全国智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竞赛“个人总成绩金奖”获得者、“巾帼精英奖”获得者,她还是“全国金属加工行业技术能手”。

  再深入了解大家才知道,如此优秀的胡敏来自于一个特殊的家庭。

  毫厘之间彰显匠心

  2002年,胡敏出生在西安市高陵区鹿苑街道北樊村一个普通农家。“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意外身亡,母亲后来也离开了家。叔父把我接回了家,从此我俩相依为命。为了能照顾好我,叔父至今都没有成家。”

  当地政府非常关心这个特殊家庭,按照相关标准,当年认定其为贫困户。小胡敏的遭遇也引来了许多好心人的关注,陕汽93梦丫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时不时会来家里看看,关心他们叔侄俩的生活。

  受其感染,15岁时,胡敏加入其中,成为了一名小志愿者。“我经常去中心帮忙整理爱心人士捐来的衣物,和志愿者一起去三原县东周儿童村给孩子们送衣物。我特别懂儿童村孩子们的感受,所以总会陪他们聊聊天。”

  2017年,初中毕业后想上职业学校的胡敏一筹莫展。“就在我和叔父为学费发愁时,对口帮扶贫困户的干部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陕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精准扶贫’技能扶贫培训工作,像我这样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免费去学习,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自食其力!”胡敏说。

  当年9月,胡敏走进了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汽车电器维修专业。“进校不久,学校准备组建一个钳工工匠班,我很好奇钳工都学些啥技能,就报名了。”

  锯割、钻孔、锉配……做一名合格的钳工需要掌握许多技能。“拿锉配来说,要想把一块材料锉配好,要从锉配完成后的垂直度、平行度、直线度、粗糙度等许多方面来考核其工艺。为了苦练技术,刚进钳工工匠班,我一天练习锯割就能用掉几十根锯条。虽然手上磨出了血泡、茧子,但技术不断进步我很开心。”

  和胡敏一起报名参加钳工工匠班的学生有130人,经过一个多月的集训选拔,最终留下了胡敏等25人继续学习。胡敏的师父董志成说:“学校想在这些孩子中选一些工匠苗子。胡敏胆子大,能吃苦,有韧劲,表现很突出。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学钳工时,为了做出一个凸凹配的钳工工件,她反复苦练,在基地干到凌晨两点,才冒雪返回宿舍。”

  2017年年底,熟练掌握了钳工工艺的胡敏又拓展学习了建筑金属构造专业。“这个专业要掌握的技术就更全面了,钳工、铆工、钣金工、焊工等多个工种的技术都要精通。”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但胡敏的坚毅一如既往。

  “我们需要用火焰切割技术来切割金属钢板材料,割枪比较重,要想毫厘不差地切准材料必须游刃有余地使用割枪,第一步就要练手劲。课余时间,我总是按照师父教的方法,蹲好马步,手上再拎瓶500毫升的水,一蹲就是30分钟。”

  一有时间,胡敏就去基地练实操。别人练她也练,别人休息了,她还在练。问她为啥这么拼,她说:“我就记住师父告诫我的话‘一天不练,手生脚慢;两天不练,功夫减半;三天不练,成了门外汉。’”

  不仅学习上认真刻苦,胡敏还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校期间,虽免了学费,但食宿还需个人承担。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她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每天我都会去学校食堂帮厨,要么帮着卖饮料,要么帮忙收拾碗筷,虽然都是等同学们吃完了我最后吃,但勤工俭学可以省下饭钱,我很知足。”

  全国比赛接连获佳绩

  历经艰难岁月,寒梅终于等来了绽放时刻。

  2018年5月,学校决定派胡敏去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陕西省选拔赛,她也是其中唯一一名参赛女生。

  “建筑金属构造项目大赛对选手要求很高。理论知识考核要在一小时内完成300多道题目,不仅有选择题、判断题,还有许多需要计算的简答题。实操环节要求选手在4小时内完成识图、放样、切割、下料、装配、焊接、检验等步骤,最终做出工件成品。裁判员会对70多个点位进行检测,为工件作品打分,成品与图纸的数据误差要求正负不超过0.5毫米。”董志成说。

  胡敏上场后,稳扎稳打,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陕西省第六名的好成绩。同年9月在“2018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中,她还荣获了“陕西青年技能人才优苗”荣誉称号。

  2019年9月,胡敏又参加了中国技能大赛——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项目。赛前,学校组织参赛师生赴新疆安装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训。当时正值夏天,她每天在40摄氏度的车间里一练就是10多个小时。别的选手休息了,她还要给自己加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总决赛上,胡敏作为全国所有参赛选手中唯一的女选手,用5小时50分钟顺利完成全部比赛,被大赛组委会授予“巾帼精英奖”,成为全国冷作钣金技能大赛上首位获此殊荣的选手。

  董志成评价胡敏是个“比赛型”选手。“她一遇到大赛就非常兴奋,经常超水平发挥,总给我们惊喜。”

  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智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竞赛决赛,要求选手在4小时内制作出老爷车工件。“老爷车造型复杂,4小时内完成难度很大。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又快又好完成?我想了半天,还是要每个步骤做到精准,杜绝返工才能省时。”为此,胡敏找窍门,想办法,苦练技术,与67名选手同台竞技时顺利进入前三名,最终斩获金奖。

  以满身技艺传递“工匠精神”

  2021年,因胡敏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她也是冲压工(冷作钣金工)项目首位通过竞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女性选手。她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追求,也获得了世赛专家、大赛组委会及行业专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建筑金属构造项目国家级裁判员、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岁出头的胡敏用自己的刻苦努力换来了诸多荣誉。2022年、2024年,她又相继被推荐为“西安好人”“陕西好人”。

  谈起自己的初心,胡敏说:“对我而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本领,是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心帮助下成长的,我做的这一切就是不想辜负大家对我的期盼。”

  2021年,毕业后的胡敏留校成为了一名建筑金属构造工匠班老师。如今,她也像师父一样,每天在实训基地悉心辅导着新的工匠苗子,毫无保留地将满身技艺教授给和自己一样心怀梦想的学生,助力他们在更多竞技场上展现才华。

  “我和学生们正在备战明年即将举行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竞赛不是目的,只是精进技术的手段。我希望我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希望看到我的学生们毕业后走进陕汽等工业企业,为祖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强国建设作出贡献。看到这些孩子们将青春之花绽放在企业一线最需要的地方,以实践和磨砺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将是我最欣慰的事。”胡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