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国学 > 国学经典 > 正文

恩师李书成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苏琳  时间:2019-09-10

  人的一生,一定会遇到一个或多个称得上恩师的老师。在我心中,李书成老师就是我的恩师。

  李老师先是我的小学启蒙老师,不仅教我知识,同时教我做人,如同我的父母。李老师是东北人,为人正直,性格开朗,老实本分,有一肚子学问。他虽然是个大男人,但待学生有耐心,喜欢家访,因材施教。记得那时我的个子矮,坐在前排,李老师上课总是喜欢先从我开始提问,手把手地教我写字,一笔一画地教我基本功。早自习他会雷打不动地来班上带我们温习功课,会用激励的方法启发教学,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

  李老师性情温和,有慈母般的爱心,但对犯错的学生又会如严父一样严厉批评。记得有一次,李老师上语文课,我把前排女生的长发缠在了凳子上,随着李老师的一声“下课”,女生猛地往起一站,只听“哎呦”一声,她疼得哭起来。李老师看到是我搞的恶作剧,高声喊我站起来,我顿时吓得两腿发抖,那是我听到李老师最有威严的喊声。李老师接着说:“把手伸出来。”我看见李老师手上拿把戒尺,伸到我的面前,在我的手上一下、两下、三下……在场的同学也吓得不敢吭声。李老师说:“以后谁再捣蛋,就用这戒尺伺候。”

  那天放学,我不敢回家,心里还想着挨打的事。李老师来到我跟前,说:“走吧,我送你回去。”说着,用他那只温暖的大手牵起我的左手。我的心里顿时涌过一股热流,心想是自己不懂事惹得老师生气。回到家里,李老师把打我的事一五一十地给父亲学说一遍,并叮咛此事到此为止,再不要打孩子了,以后改了就是。李老师走后,父亲又少不了数落了我,倒是听了李老师的话,我逃过了一顿饱打。从那次受罚之后,我真算是长了记性。

  李老师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敬业的精神,是深深刻在了骨子里的。记得我上五年级那年,李老师带我们课外实践活动回来的路上,突然有个骑自行车的人车子失灵,箭一般地向我们冲来,李老师赶忙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用两只大手把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猛地扑倒在路边,我们躲过了危险,但李老师不慎扭伤了脚。眼看着李老师的脚踝有了淤血肿了起来,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在我们的搀扶下一跛一跛地走回家。一路上,我心想要不是为了救我们,李老师也不会受伤,越想越感到老师如父母般的情怀,越感到自责和不安。

  当天晚上,乡亲们都纷纷来看望李老师,我也跟在父亲屁股后面。李老师叫我到他跟前,说:“看样子,这十天半月我是去不成学校了,你每天下午把同学们的作业送来,我在家批改。”刚过了一星期,李老师就在家里坐不住了,又让师娘叫来我们,一起用架子车把他拉到学校,坚持一只脚跛到教室,给我们集中授课。

  那段时间,李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的身影老是映在我的脑海里。一个星期天,我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山上给老师采中草药,看到盛开的粉黄色的金银花、紫色的桔梗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就采下来,做了个大大的花篮送给李老师。李老师郁闷好久的脸上绽开了微微的笑,连连夸赞:“挺好,挺好,谢谢同学们了。”说话间,师娘推门进来:“哟,今天正好,有花儿给你的生日助兴!”我听师娘这么一说,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此后的半年里,我们和李老师既像跟朋友一样,又像跟父母一样,天天在一起,白天上课,晚上补课,日日夜夜,其乐融融。在李老师的精心教导下,全班同学全部顺利毕业,考上了初中。

  1976年,我初中毕业,因父亲在“社教”中被错划为“四不清”,我未能被推荐上高中。那年我才14岁,还不到回家劳动挣工分的年龄。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也延长了学制,公社同意在我们大队小学基础上办初中班,我便顺理成章地又回到家门口的初中班补习。公社新派来一名教理化的老师,教语文、数学的任务都落在了李老师身上。很幸运,李老师又成为我的班主任。

  李老师知道恢复高考意味着什么,知道全大队几百口人都期待他能给这个常年点着煤油壶壶、喝着酸菜糊汤的穷山沟沟带来点希望。李老师自己吃苦熬夜自不用说,还想着法儿给同学们改善伙食;免费给同学们提供煤油,以保证晚自习灯明屋亮;冬天帮同学们生火取暖,像家长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着我们。那时的复习资料是用铁笔、蜡纸刻好,用油墨印出来的,李老师常常三更半夜刻复习资料,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上,全力做考试前的最后冲刺。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我们全班30名学生参加应届初中升学考试,全部考上高中,一半考上重点高中,我和另两名同学考上初中专,一下成了我们小山沟的新闻,成了破天荒的事。这里面李老师付出了多少心血,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那年秋天,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也算顺风顺水,工作顺利,一家人和谐幸福。

  送走了我们那届学生后,李老师也出了名,民办教师破格转正,迎来了一生扬眉吐气的日子。尽管乡亲们打心底舍不得李老师走,但李老师还是选择了人生最不能忘怀的故土,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故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十年后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决定要去圆心中的一个梦:给李老师过生日,祝福老师生日快乐!

  当我带着鲜花、蛋糕见到李老师时,他一口叫出了我的名字。我看到李老师满头白发,脸上是岁月刻上的深深痕迹,但老师面色红润,精神十足,身板硬朗。师娘也高兴地出来迎接:“你老师也是做梦都在想着你,这个生日一定会成为他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晚上,我和李老师聊到深夜,聊过去在一起的日子,聊老师回到故乡几十年的过往。李老师叮嘱我说:“你现在干的环保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一定要好好干,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见过李老师,圆了心中的梦,我心里感到踏实了许多。回想李老师走过的路,真可谓: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既是李老师从教几十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敬业奉献的执着追求,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刘福明)

陕西文明网(网页打印)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