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印记 > 正文

【先锋与群众】小康路上的“领头羊”

——记丹凤县龙驹寨街道马炉村党支部书记杨阳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晏巧琳  时间:2021-02-19

  2月3日,虽已临近春节,但在丹凤县龙驹寨街道马炉村,前来参观学习昔日全国劳模刘西有事迹的游客仍络绎不绝。每当这时,马炉村党支部书记杨阳,就一刻也闲不下来,他带领大家参观纪念馆,宣传刘西有精神,讲述马炉村变迁的历程。

  “我是土生土长的马炉村人。从小,我就经常听老一辈讲述老支部书记刘西有的故事,尤其是他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贫穷面貌的感人事迹,一直激励着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榜样。”杨阳告诉记者。

  带着这样的信念,2014年从部队转业后,杨阳放弃了在省城西安就业的机会,毅然回到了马炉村,并于2015年2月当选为马炉村党支部书记。

  马炉村雷家坪组在2016年以前,不通路、不通车,群众出行非常不方便,买化肥、种子,出售中药材全靠人力背。

  这是杨阳上任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为此,他四处跑项目争取资金,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采取上级投资、村里投劳的方式,最终历时4个月修通了雷家坪的通组路。路修通的那天,当第一辆车开到雷家坪时,村民们放起了鞭炮。

  此后,杨阳又与村两委会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马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确定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工作新思路。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2018年他成功引进丹江源养殖公司,发展冷水鱼养殖项目。

  推进工作没那么容易,群众的分歧很多,认为这个产业不长久,村干部瞎折腾。项目定了,公司来了,同时来自群众的反对声音也出来了。这可急坏了村干部和很多支持这个项目的群众。为了能让工作顺利开展,杨阳和村干部轮流做群众思想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以真诚打动了反对的群众。

  没有经验、缺少技术,在养殖初期,由于消毒不严格,首批鱼苗刚投放就死了一大半,这使得群众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极大的质疑。“面对这种状况,我一时有些迷茫和沮丧。但是一想到当初竞选村支部书记时对群众的承诺,想到老支部书记处处为群众着想的为民情怀,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养殖场办好。”杨阳说。

  此后一连几天,杨阳和技术人员守在养殖场,联系专家研究对策,最终找到症结,重新投放鱼苗。目前,冷水鱼养殖场已为村上实现分红12.8万元,带动30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在杨阳的带领下和马炉村人的共同努力下,村上建成了休闲体验产业园,集观光、草编、手工作坊、杂粮作坊为一体,乡村旅游初具雏形。昔日泥泞的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破旧不堪的民居焕然一新,村庄院落干净整洁,80户贫困群众住进了易地搬迁的新居,马炉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舒心的笑容。

  2018年底,通过努力杨阳考上公务员,但他放弃了回城工作的好机会,继续投身农村,扎根基层。“我已下定决心,认真汲取榜样力量,握紧‘接力棒’,牢记使命担当,奋勇前行,巩固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把马炉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杨阳说。(陕西日报记者 屈荔鹏)

陕西文明网(网页打印)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