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安康渝龙村:乡村蝶变图景新

时间:2021-06-15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 婷

  渝龙村全貌。陕西日报记者 陈嘉摄

  柯雷(右)与村民交流中药材种植。 陕西日报记者 陈嘉摄

  渝龙村里新修建的桥梁。 陕西日报记者 陈嘉摄

  苏万财在查看土豆长势。 陕西日报记者 方敬尧摄

  渝龙村位于安康市镇坪县华坪镇,是一个依偎在大巴山怀抱中的村庄。它偏居一隅,有着“久在樊笼里”的人们向往的安宁静谧;它简朴古拙,却时时处处展现着新思想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它地处北纬31°42′24″,东经109°22′47″,恰恰是陕西最南端。秦渝相望、心手相牵,秦巴文化在这里经久不衰。在过去的8年里,渝龙村和中国千千万万的村庄一样经历了伟大的脱贫攻坚战,结束了世代的贫困,掀开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渝龙村变了,勤劳质朴的渝龙人把日子过得比百花蜜还甜;渝龙村却又没变,大巴山与乡民的和谐共生让“人与青山两不负”的佳话代代续写。

  古盐道上飞出的新歌

  时令已快到夏至,但海拔1000多米的渝龙村还是春天的景象。沿南江河溯流而上,镇坪与重庆巫溪县之间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如巨龙一般蜿蜒于群山之间。通车后,两地之间的车程将由现在的3小时缩短至30分钟。

  30分钟,这是年过六旬的李大庆做梦都不曾想到的。这个土生土长的渝龙人对于路的记忆,开始于那条被誉为“南方的丝绸之路”的古盐道。

  “千香百味都不久,只有盐味恋得长;有盐洗牙骨节紧,少盐佐菜喝淡汤;柴盐洗脸眼明亮,炭盐泡菜水汪汪。”李大庆脱口而出的民谣传递出当地人对盐巴的认知,但这背后却是“盐背子”(盐工)数不尽的艰辛。

  古盐道从重庆巫溪县大宁河走来,河北岸峭壁处有一天生洞穴,一股盐泉自穴中喷涌而出,流淌不息。先民便用此泉水埋锅煎盐,并销往周边各地,后产量骤增,盐厂收为官办,名为大宁盐。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用竹编做成盐包,100斤一包,肩挑背扛从重庆驮到咱陕西。那时候巴山里哪有路可走,人们就在山崖上每隔2米凿一个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洞,插上原木,搭起木板便成了路。”李大庆介绍。

  “盐背子”面对的挑战不仅来自地理环境的险峻,还有沿途的土匪劫掠。李大庆的父亲年轻时过盐道来陕西境内贩运羊,结果被强盗打劫,身无分文的他自此便留在了镇坪境内。

  食盐的生产和贩运不仅极大繁荣了渝、陕、鄂三地间的经济贸易,更推动了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文化现象经年累月沉淀在古盐道上,使得这条千年商道成为一条文化走廊。

  “男人去挑盐,半月无音讯,十去两不归,盐道多孤魂,奴家好担心。”

  五句子歌,正是这样一种伴随着古盐道发展起来的民歌。其内容既有即兴逗乐的,也有表达情意的,能让“盐背子”们打发时间、缓解疲劳、减轻离愁。

  过去的盐工们不曾想到,这种抒发心底真挚感情的歌曲竟成了今天人们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

  李大庆是五句子歌的文化传承人。他和众多年过半百的渝龙村村民一样,李大庆见证了古盐道的繁荣,也见证着渝龙交通建设的全面发展。

  自古蜀道难,今朝路路通。

  年逾七旬的刘正玖家是渝龙村最南边的一户人家。一山之隔的巫溪境内住着他的亲戚。过去,翻山越岭就为了看一眼亲人。如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年事已高的刘正玖和老伴探亲再也不必大费周折。

  “别说去巫溪探亲了,往年我们一个月才能去一趟华坪镇上,路差得没法走。赶上暴雨,我们就只能与世隔绝了。”刘正玖回忆说。

  如今,刘正玖和老伴儿不仅用上了智能手机,还常常跟在县上经营小餐馆的儿子进行视频电话。“现在啥都好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村上的干部还经常来看我们,生怕我们生活上有啥不方便,现在都好,都好咯!”刘正玖高兴地说。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针对渝龙村偏远落后的面貌,帮扶部门县委办从基础设施这个最大瓶颈入手,直接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协调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将路、桥、电、排水排污等短板全面补齐。

  2019年,从村委会到刘正玖家10.8公里的村道路面全部实现硬化。现在轿车直接开到院坝里,进出村方便了,一家人吃穿用度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为统揽,富民产业齐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人居环境换新颜,志智双扶成效显。”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李大庆还专门创作了这首五句子歌。

  “过去我们用五句子歌唱出的是艰辛困苦,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要用五句子歌唱出来,而且要唱得更响亮。”李大庆激动地告诉记者。

  巴山药乡开出致富“药方”

  闲暇之余看看书,每年有一两次说走可走的旅行,自行车山地骑行……这是渝龙村村民苏万财一直向往的生活。如今,他的梦想实现了。

  苏万财右手天生残疾,父亲早逝,过苦日子长大的他,打小骨子里就有一股向前冲的拼劲儿。

  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懂得万事靠勤奋的道理,更深知幸福不会从天降,一切必须靠自己打拼。与很多渝龙人选择外出务工不同,正值壮年的苏万财选择留在老家,他说这是他一辈子都舍不得离开的地方。

  5月25日一大早,苏万财把近几天采摘的淫羊藿捆绑成束,等待约好的药材商上门收购。

  据苏万财介绍,晒干的淫羊藿每斤能卖到6元,两天就收入300元。一年四季,巴山都有野生药材产出,苏万财空闲时间进山采药,也算是主业之外挣的零花钱。

  真正让苏万财实现脱贫致富的则是村里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魔芋和黄连。靠着30亩黄连和50亩魔芋,他每年就有将近5万元的收入。

  不仅如此,勤劳好学的苏万财还主动联系村干部,想要多找找门路。于是,在村干部的帮扶下,去年他又发展了69亩板栗。

  如今,房前屋后种的都是宝贝。“不过这宝贝咱也要开发有度,比方说这中药材,咱们采摘时也得有所存续,这样土地才能持续产出,咱们才能持续获得大自然的馈赠。”苏万财认真地告诉记者。

  虽然现在手有闲钱,家有余粮,不过苏万财并不满足于现状。最近他每晚都会研读经济学和民法的书籍。用他的话说:“过去很多年我在寻找摆脱贫困的‘药方’,现在脱了贫,但是学习不能停止,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彻底摆脱贫困。”

  同样靠掌握技术过上好日子的还有“蜂汉子”姚代平。

  渝龙村地处高山地区,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发展养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就有一定养蜂基础的姚代平懂得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 他认为凭借家乡优良的自然环境,自己再加把劲儿,就能在养蜂产业上搞出大名堂。

  如今,他家的70个传统蜂箱遍布山野,养蜂成了他最上心的事业。每年都有四川等省外客商上门收购蜂蜜。

  “姚代平懂技术、爱钻研,而且不怕失败,要不然这70个蜂箱咋能给他每年带来近8万元的收入。”渝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柯雷告诉记者。

  “养蜂,千万要留有余地,我一年取一次蜜,每次都会给中蜂留下过冬的口粮,这样的蜜不仅口味醇正,而且更利于产量提升。”一聊起养蜂,姚代平总有说不完的话。

  渐渐地,乡里乡亲关于养蜂的问题都爱咨询姚代平,土专家甚至给村干部支起了招。

  走进姚代平家,墙上两张营业执照特别引人注目。把“甜蜜经济”做大后的姚代平,经营了2个合作社,经营范围包括魔芋、药材、生猪养殖等,只要在这大巴山里有前景的产业,他都想参与。

  现在,姚代平的三口之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之家。儿子也打算继承父业,把父亲的养蜂技术学到手。

  “我们就是要给大家带好头,只要产业有前景,我们就希望左邻右舍都参与进来。大家都尝到甜头了,这日子才是好日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姚代平打趣道。

  曾经,贫困成为渝龙村发展的最大障碍,守着这青山绿水,却不知道如何利用。现在,巴山药乡的渝龙人,经过脱贫攻坚以来的探索,干部群众携手找到了脱贫致富“药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全村魔芋种植面积达1000亩,药材方面订单林下黄连3000亩、订单独活150亩,烤烟200亩,养蜂稳定在1000箱左右,养猪、养鸡等传统产业规模达到3000头(只),为实现户均千元增收提供了保障。林业产业形成了以核桃1000亩、漆树2000亩、板栗3000亩为主的山林经济园,在群众长远增收上初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亲山亲水有“亲人”

  渝龙村人的生活节奏很慢。早起做饭、喂猪、下地干活,多数村民的一天始于晨曦、终于晚霞。但华坪镇党委书记郭长海的生活节奏一点也不慢。

  5月24日,郭长海从镇上出发来到渝龙村村民刘正兴家中走访。“昨天村上组织的体检去了没有?”“去了,身体都还好,村干部还帮我把养老认证办了。”

  一问一答间,刘正兴招呼一行人进屋,把刚摘的樱桃递了过来:“自家树上结的樱桃,来尝尝。”

  话家常、问情况、讲政策……郭长海的到来让刘正兴的家一下子热闹起来。“郭书记经常来看我们,原来路不通的时候就来得勤,现在路好了,来得就更勤了。”刘正兴显得格外高兴。

  从刘正兴家出来时已临近中午,郭长海便来到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稍作休息。在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贴有“干部联户 贴心服务”几个大字,一旁的标语上写着:“在群众中滋养初心,在担当中践行使命。”

  “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真心实意、扑下身子、深入群众,让更多群众能够在小康路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郭长海说。

  站在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望去,远处群山莽莽、青山含翠,清澈明亮的毛坝河静静流淌,近处的坡地上放置着一排排蜂箱,驻村工作队队员陈自林将这些蜂箱当作宝贝。为了能给村民们更好地教授养蜂技术,陈自林就在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支起了蜂箱,手把手教村民们养蜂。

  在渝龙村,党员们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群众也就把党员们看作是自己的家里人。目前,帮扶部门县委办19名干部、镇村12名干部包联全村73户农户,每月至少2次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在贫困户脱贫退出后党员干部的帮扶力度依然不减。

  “今年,我们还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让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头。”柯雷说。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渝龙村党支部探索在全村创新开展在家党员帮带全村157户农户的“党员作示范 帮带群众干”活动,构建起了支部带动、党员带头、政策帮扶、村民参与的“四位一体”模式。

  近两年来,渝龙村先后被评为新民风建设红旗村、支部建设标兵村。随着村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发展逐渐成熟,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回到村中。发展更多年轻党员便成为渝龙村党支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山林自然禀赋优势,使村集体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增长极,进一步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开发利用境内优质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激发增收潜能,进一步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郭长海说。

  记者手记

  接续奋斗

  实现乡村振兴

  (方敬尧)

  “住在我省最南端,你感觉有啥不同?”“也没啥不同,跟别的村子一样。水泥路修到了我家门口,村里也通了公交车,政策我也都享受到了。”村民刘正玖这么说。

  在渝龙村,其他村民的感受与刘正玖相同。渝龙村虽位于我省最南端,但这里的生活与其他地方并无多大区别:吃饭穿衣不愁,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通村、通组道路畅通无阻。地里种植的魔芋、黄连,房前屋后养着的土鸡和蜜蜂,让渝龙村人心里有了底。

  以前的渝龙村交通受阻,连绵的大山成了天然的阻碍,村民们吃盐得去重庆背,在古盐道上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今日的渝龙村早已是旧貌换新颜,在满足了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后,村民们又有了新的追求:刘正玖想多看点新闻,了解一些国家大事;苏万财家中又添了几本新书,在闲暇时间看书、思考是他的乐事……

  这是脱贫攻坚带来的深刻改变,而更为关键的是,苦干实干、接续奋斗精神,在这个偏远山村得到充分彰显。

  未来,要实现乡村振兴,渝龙村还要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过程;继续扩大产业规模,让村中的特色产业长效发展;加强新民风建设,让奋勇争先、拼搏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陕西最南端的土地上将会出现更多的欢声笑语,大巴山里将会传来更美妙的歌声。(陕西日报记者 陈嘉 方敬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