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吴起县刘河湾村:胜利山下党旗红 红色治理强基层

时间:2021-06-17    来源:延安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 婷

  吴起县吴起街道刘河湾村地处吴起县二道川川口,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也是“切尾巴”战役发生地,村上有“切尾巴”战役指挥所、红军兵工厂、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等遗址。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17户825人,党员33名,基本农田1890亩,林地面积7358亩,经济林果面积1390亩,202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6959元。

  刘河湾村党支部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上,始终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为主导的基层综合治理思路,积极探索出了“胜利山下红色治理法”。通过弘扬跨越时空的长征精神,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走出了一条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为一体的“五强五提”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实现了群防群控和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治引领,提升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力 

  探索推行“一馆一墙一网格”工作法,在“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建成党性党史馆,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力,通过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定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传承好革命年代大公无私的精神,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引领广大群众永远跟党走,并将本村党员活动阵地主墙打造成“荣誉墙”的红色教育微阵地,选树身边的红色基因传承典型、各领域学习模范进行展示,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真正铸入村党支部班子灵魂、融入党员血脉,提升党组织的政治意识。

  实行“党员+网格”融入式共治,把党组织、党员全方位嵌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联户包片、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工作约束力 

  探索推行“一站一法两平台”工作机制。及时成立村级法律服务站,结合县街包联的司法工作人员,通过传帮带将本村的调解会成员、年轻党员、乡贤精英培养成本村的法律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开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益法律服务,进而建成本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目前培养法律明白人2名,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3人次。

  加大《民法典》宣讲,依托“法律大讲堂”、村组宣传栏、普法宣传入农户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搭建起自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平台,将法律案例、法律知识、法律警示通俗化的普及到农户家中,让村民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理念熏陶,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目前开展“法律大讲堂”1次,张贴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司法工作人员入户宣讲1人次。

  道德培育,提升乡村治理工作软实力 

  推行“一馆两制两评比”工作措施,建立乡贤文化馆,通过宣传教育、对标找差、表彰奖励等,大兴以德润心、以德化人之风,并在每年七一前后、年终进行2次奖评。

  结合村情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强化村规民约监督执行,全面推行“积分+红黑榜”制度,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模范村民通过适当形式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上榜批评教育并在社会救助、集体经济分红、政策享受等方面给予惩戒和设限,推动制度机制执行有力。

  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治理工作内生力 

  推行“188”村民自治工作机制,结合吴起街道党工委推行的“1421”村务运行机制、“1221”矛盾调处工作机制、“6个坚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刘河湾村党支部构建起了1个“赤安”说事室、推选出8名“胜利”调解员,按村民小组设立8个综合服务小分队的“188”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赤安”说事室主要由离任村干部组成,即调处矛盾纠纷,也评说村“两委”履职尽责不足,还纠正群众不良习俗,“胜利”调解员主要为群众推荐出的8名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主要调处村上的矛盾纠纷,清除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等,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8个服务小分队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村民小组长,本组党小组组长、在家年青党员组成,为本小组进行便民服务代办,开展日常环境卫生监督,落实各项制度机制到具体农户。

  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服务力 

  探索互联网线上治理实践模式,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便捷化、网络化。搭建便捷高效服务平台,充分借助智能手机普及农户、微信通讯便捷高效的有利环境,分类设立了村干部、党员、便民服务等微信群,实现政策宣传、事项通知、学习教育、红黑榜批评等快捷高效,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学习宣传教育的覆盖率。

  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在“红色古镇1978”景区探索推行“远程监控+大喇叭”模式的监管系统,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监管服务高效快捷,营商环境安心放心。(吴起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