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延安市:坚持守正创新 勇于探索实践 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1-12-15    来源:陕西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 婷

  延安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统领,紧扣主题、整合资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统筹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在革命圣地扎深根结硕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思想建设的坚强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红色热土上群众的行动自觉,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延安的时代新风,自治法治德治成为黄土地基层治理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文明实践强大合力

  一是市委强力推进。市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专门督导组,市委常委包联中心建设,下沉一线检查督导,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破解难题。

  二是城乡一体建设。在市委文明办下设副县级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核定事业编制20个,13个县(市、区)成立实践中心及科级建制实践办,建成实践所108个、实践站1366个、实践基地66个,形成“市县乡村纵向到底、党政团民横向到边”工作格局。

  三是深度融合融入。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乡风文明大赛助推乡村振兴,以治理民间信仰场所推进移风易俗,以理论武装村两委班子和后进支部助力基层党建,借助文明实践四级组织网络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助力疫情防控、参与“十四运”、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等工作,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血液。

  二、着力破解难题,全域纵深科学推进文明实践

  一是破解基层资源短缺、力量不足难题。采取“资源就近调配使用、发放统一读本资料、组建市直专业队伍”等方式,整合9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68处革命旧址和52处公共场所、445处公共文化、146处部门阵地等资源,就近就便统一调配使用。统一发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安实践案例选编》2.2万本、《习语金句》口袋书10万本、《新时代·新民歌》口袋书5万本。组建宣传、文化、体育、科技等20支市直部门专业志愿服务队、11支群团志愿服务队、10支社团志愿队,招募志愿者3599人、党员干部3.96万人,累计开展活动1565场次。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会议18次,协调解决任务分配、人员组织、经费保障等问题23项。

  二是破解乡村城区受力不均、线下线上进展不平衡难题。在突出新思想传播和主流价值引领方面。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宣传融入民生服务、救助帮扶、主题活动、行业指导、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矛盾排查化解、职业技能等过程,实现助人育人一体融合、服务宣教等量齐观。在流动人口和“新市民”思想教育方面。以住所、行业、活动和动向等实际情况区别划分实践人群,联合片警、房东、网格员、部门单位协调联动,为新市民量身定制实践服务项目、志愿队伍、阵地课堂、时间节点,进行分众化思想教育。把参加活动的时长成效作为积分进行积累叠加,通过张榜评议、评优树模、兑换服务等措施,调动“新市民”参与文明实践积极性主动性。在两个中心建设深度融合方面。在“我是延安APP”客户端设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版块栏目,联合开展“美育云端课堂”“党史网上讲述”等传播活动,长期推送新民歌和音乐党课。利用“我是延安APP”1098万用户、日使用活跃用户15万人的力量,为传播新思想插上“信息飞跃”的翅膀。

  三是破解路径方法千村一面、宣讲传播效果不佳难题。用分类指导推广品牌破解。根据民俗风情、经济现状、地域文化等实际情况,全面推行“北学志丹、东学延川、南学黄龙,城区学宝塔”分类指导模式。大力推广被中央肯定、受群众欢迎、可持续发展、有实际成效的文明大篷车、红色夜评会、百姓小喇叭、村史家风馆、社区文明驿站、圣地文明小课堂、新时代乡贤会、农民家庭会、老人互助文明生活院等模式,让宣讲传播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用“新时代·新民歌”破解。与中央音乐学院建立长期深度合作联盟,成立央音文明实践延安中心,志丹基地、宝塔基地,联合举办两届“5.23”音乐节、“10.15”艺术节,免费编创演出“新时代·新民歌”17首,延河公园和景区景点循环定时播放,设计制作发放集“简谱+五线谱+U盘”为一体的“新时代·新民歌”口袋书5万份,举办传唱、竞赛等活动9700多场次,参与群众34万多人次。央音长年选派青年教师作为红色宣讲志愿者驻扎延安,2021年举办讲座、演出、公开课110余场,组建志丹县民乐团,培训文艺宣讲人才2.3万多人,开展“永远跟党走”音乐党课“六进”活动1840次。用红色志愿服务破解。29年累计培养“小小讲解员”4.7万名,分批次轮训1200余名县级干部、3794名书记、5311名党建专职干部、1310名志愿者、652名“五老”为红色宣讲师,长期深入旧址现场宣讲红色故事。开通杨家岭、宝塔山、西北局旧址等7处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网上4D游览,让延安的红色资源腾飞在网络空间。

  三、着眼常态长效,激发深化拓展内在动力

  一是编制手册标准化指导。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定《延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要求操作手册》,对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行“一统、一建、一服务、一防止”标准化建设。

  二是研发平台精细化管理。研发一库、一大屏、三中心、四系统的“1134”志愿服务综合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智能化、动态化、精细化、实时化的“四化”管理。

  三是制定办法常态化督查。根据《全域创建常态化督查考核办法》,实行“月度小结、季度联席、绩效奖励、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与意识形态、目标责任考核、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道德典型选树等挂钩,占全市目标责任考核2分。

  四是奖优罚劣制度化推进。市委文明委每年表彰命名一批成效显著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组织、志愿者、宣讲师。对拖沓推诿、工作不力、效能低下的中心全市通报、限期整改。对造成负面影响、出现负面清单的,提出处理意见,启动追责问责程序。目前评选表彰优秀所站17个,优秀志愿者96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51个。

  尽管我们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基层一线人员力量短缺、移风易俗任重道远、“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市县好经验好做法,弘扬延安精神,求真务实作为,补短板强弱项,让文明实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