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长安区: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共绘美好长安新画卷

时间:2021-12-15    来源: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文明委    责任编辑:汪瑢

  长安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努力做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火起来,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文明服务滋润群众心田,让文明之花真正落地生根。

  一、建设美丽乡村,让人居环境靓起来

  一是打造花园乡村、美化人居环境。全区232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清洁乡村、花园乡村全覆盖。创建美丽庭院3万余户,建设景观节点657处、休闲广场155处,全省乡村振兴建设现场推进会、村史馆创建工作现场会在长安召开。

  二是加快更新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路灯全部亮化。在全国率先实施“五化”道路提升工程,对128条347公里道路进行“五化”(亮化、文化、标准化、绿道化、智慧化)改造提升,我区被确定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区。

  三是发展支柱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质量兴农、科教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推进三生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建成“两新田园”29个,发展花卉产业2.8万亩,建成特色民宿22家。

  二、深化文明实践,让乡风民风美起来

  一是传播创新理论、引领文明乡风。在全区共建立1个实践中心、16个实践所、266个实践站,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全覆盖。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这一首要任务,依托理论宣讲平台,创新实践载体,积极发动志愿者,成立“星火”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按照“看、诵、讲、演、谈、唱”六步法,在社区、村组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0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主流价值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美好长安的热情。

  二是推进移风易俗、醇化文明乡风。组织修订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规范。以道德评议会为牵总,建立健全“四会”制度,倡导婚丧简办,推动民生福祉“厚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各所(站)志愿者、新时代乡贤带头践行红事缓办、白事简办,不聚餐、不聚集,为全区群众作了表率。建成区级家风家训馆1个、街道级家风家训馆2个、村级家风家训馆16个,以家风馆为载体,开展“文明家庭”创建,以良好家风带动文明乡风、民风。

  三是深化典型引领、涵养文明乡风。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开展“一城好人·厚德长安”“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先进典型大量涌现,助推乡风文明。近年来,全区共评选各级文明村镇81个,“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自立脱贫明星”3000余人,其中,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宁蒋娟带领周边种植户诚信经营增收致富、西安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王彩会照顾失明丈夫27年、陕西好人刘满义身残志坚、自强励志,为身边群众树立了榜样。成立“区、街、村”三级乡贤协治委员会,建立起3000余人的新时代乡贤队伍,他们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用创业经验反哺桑梓,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三、实施文化惠民,文化生活火起来

  一是着力培养人才、散播文化种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人才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乡土文化人才培训,近年来全区举办秦腔、锣鼓戏曲、书画艺术等各类乡村文化能人培训班22期,参观学习、座谈交流32场次,帮助他们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领头雁”,涌现出了一批远近闻名的乡村文化“大腕”。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文化生活。以农村村史馆(长廊)、主题广场、文化大礼堂等村级实践点为依托,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对30个村文化活动广场进行改造提升,协调相关部门投入资金购置活动设备,聘请专业老师深入村组现场指导、编排节目,为乡村文化能人展示才艺、学习交流提供平台。

  三是开展特色活动、传播文化芬芳。2021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服务平台,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70余场次,书画交流和体育、文艺比赛等有规模文化活动180场次,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长安农民群众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虽然长安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农村志愿服务、特色文化品牌挖掘、群众文明素质提升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养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优化农村环境,形成农村发展新风尚,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