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延川县:建机制 搭平台 创载体 树新风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升级

时间:2021-12-15    来源:中共延川县委文明委    责任编辑:汪瑢

  近年来,延川县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纵深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精气神明显提振,基层凝聚力显著增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一、抓机制保障,高标准完成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系统部署、全局推进,着力构建任务明晰、调度灵活的统筹推进机制。一是层层完善机构。建立了县镇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为一把手的中心和所站机构,行政正职担任志愿服务机构一把手,设立了镇街宣传委员、村级宣传专干,专门负责精神文明和文明实践工作,文明实践工作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打通了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二是逐级夯实责任。县委常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实践工作,把文明实践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以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每年奖励2个优秀镇街、10个优秀村(社区),激励基层抓实抓好文明实践工作。三是规范工作运行。建立以《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方案》《中心例会制度》《包镇联点制度》《实践所站督导考核办法》《志愿项目和志愿者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1+N制度体系,探索出“统筹+个性”双向选择、“线上+线下”双线运行、“讲堂+实践”双轮驱动、“宣教+服务”双层推进、“普遍+定向”双重并行的“五大”运行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推进,确保文明实践工作有章可循。

  二、抓资源整合,高质量实现资源要素融合共享。按照“不新建、不重建”的原则,推进各类资源整合融合、统筹使用。一是优化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构建服务基地。整合县文化艺术中心大楼建立县文明实践中心,整合文安驿车马店、永坪会师纪念馆等资源建立镇级实践所,整合村委会、闲置学校、旅游景点等建立村级实践站。依托乾坤湾、路遥故居等,建立5处科普教育基地、15处文明实践基地、27处文明实践点。盘活农村红白理事会、民间违建信仰场所建立文明礼堂、文化史馆等文明实践场所,保障文明实践工作有阵地。二是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将三下乡、大篷车、宣传宣讲等各类涉及教育服务农村群众的阵地设备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六大服务平台”资源库。制定了《公共资源共享共用办法》,推进全县文化、教育、体育等资源向群众全面开放,全县公共服务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幅提升。三是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对全县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和农村(社区)各类团体进行梳理,组建了一支由18支大队、369支小队和12支特色支队构成的万人志愿服务大军。同时,与“文明出行”等八大工程、四好教育、七项行动等成熟做法,爱心超市、红黑榜等有效载体进行衔接,推进了各类活动资源的统筹调配。

  三、抓组织实施,高效能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开展。紧紧围绕“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新风、传科技、传红色基因”等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提高文明实践成效。一是运用新形式,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按照“抓住节庆、一会两开、产业跟进、线上实践”的思路,明确了“两会一践一公开”活动组织形式,推出了县级“文明大集+文明班车”,镇级“文明大比拼+文明轻骑兵”,村级“红色夜评会+村民大联欢”的文明实践形式,结合基层实际探索出文明大集、线上实践等形式,让活动跟着群众走,有效破解了群众组织发动难的问题。二是搭建新载体,推动活动灵活开展。围绕“讲、评、议、帮、庆、践”六字实践,制定了“我们的讲堂”“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榜样”等六大主题活动,举办了文明实践乡村大舞台、道情唱红延川城、“最美笑脸 脱贫故事会”、幸福节日汇、赛瓜会、枣花节、“跟着电影学党史”红色电影展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并结合活动推进创新打造了文明驿站、感恩母亲节、女亲会等特色载体。三是拓展新服务,提升项目服务质效。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优势,将文明实践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效融合,探索出田间课堂、暖心行动、百村诗话、山花文艺轻骑兵等3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有效提升了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累计开展惠民政策、红色故事等宣传宣讲800余场次,开展关爱老人、健康体检、家园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次,深受群众好评。

  四、抓乡风提升,高水平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坚持从文明教育、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三个维度,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潜移默化转变群众观念。组建百人新思想宣讲团和新思想文艺创作队、文艺宣传队,编排主题文艺节目40多种,依托“红色夜评会”等载体,常态化开展融合式、嵌入式宣教工作,组织新思想故事会、分享会、主题宣传演出650余场次,服务群众8万余人。利用“田福堂大喇叭”一天两响,用方言解读新思想、宣传新理念,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二是开展文明创建,引导群众崇德向善。积极开展文明镇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创建国家级文明镇1个、市级文明村镇35个、县级文明村镇60个,2021年底文明村镇创建率将达到70%;累计评选出星级文明户4860户,文明家庭1100户,孝道村9个,乡贤152名,孝子172名,好媳妇305名,诚信村民166名,激励群众见贤思齐、向好向善。三是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群众文明素质提升。积极开展不文明行为、“车让人·人守规”、不良信贷清理、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专项整治;集中拆除违规民间信仰场所152处,清理镇村石牛141座。同时建成“延川家风馆”“冯山云家风馆”“高家大院家风馆”等有历史感、有文化感、有体验感的家风场馆,征集家风家训13600余条,开展道德讲堂家风故事宣讲200余次,推动群众文明素质持续提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