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柞水县:做实“三大举措” 推动文明入心入行

时间:2021-12-15    来源:中共柞水县委文明委    责任编辑:汪瑢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柞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个突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突出“创新”,让文明新风飞入万家

  一是强化制度机制保障。下发《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层推动,形成“县级领导有职责、部门乡镇直接抓、村民群众主实践”的齐抓共管三级立体格局。在财政、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预算经费200万元,增设19个编制,进一步增强了文明实践的基础力量。二是从严开展督查考核。柞水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成效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实行“月督查、季排名、半年小结、年终观摩总评”的考核机制,在年终对实践队伍、实践所、实践站进行分类考核表彰。三是创新开展志愿服务。聚焦“五大任务”,整合“五大平台”,探索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志愿服务通”,完善中心“制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县级“考单”的“六单”志愿服务闭环模式。“1+1乡村院落汇”、“两新讲堂”,“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等品牌项目凸显,全县176支志愿服务队,8000多名志愿者,8.6万名群众参与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了解政策、提升素质、实践文明。

  (二)“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突出“实效”,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一是抓领导,强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全力做好统筹策划、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等工作;联镇县级干部、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担当尽责,积极出点子、跑项目、争资金、抓建设,全县上下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县文明委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镇村具体实施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抓实施,促创新。抓规划引领,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十个一”为必要内容,深入挖掘孝义、医药、渔鼓等特色文化元素,形成了“千村千面”,主题突出的建设思路,目前全县82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了“十个一”建设任务;抓资金投入,县级包建部门为所包建的村筹集100万以上的建设资金,对新建的美丽乡村,列出不低于10万元专项用于“十个一”建设。抓亮点创新,按照“五有五能”标准,实施“五大行动”,创新开展了“人人争当广播员”“三晒三树”“道德评议日”“我为婆婆点个赞 我为媳妇说个好”等十大创新活动,让“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真正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品牌。三是抓宣传,造氛围。以道德风尚、孝义礼仪、传统美德、环境保护、生态善行为主题,利用大型公益广告牌、文化墙、商户LED屏等平台,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4100余面;县融媒体中心、柞水文明网开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专栏,策划组织“美丽乡村走着瞧”等主题宣传专题栏目,全面提升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热度和关注度。

  (三)移风易俗工作突出“引导”,让文明新风成为自觉行动

  一是舆论先行做引导。利用县内媒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展板、印制手册,创新开展案例教育、算账对比、亲情感化、赠送物品、动漫图画、文艺节目等,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方法,引导村民形成共识,使移风易俗宣传家喻户晓。二是抓住关键出实招。把“一约四会”作为重要载体,抓住指导部门、内容实用和乡贤队伍三个关键。明确了各村(社区)“一约四会”的内容不搞一刀切,各村(社区)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明确了由乡贤人物来主持本村的“一约四会”工作,大大降低了阻力和难度。三是聚焦难点求突破。以红白事为切入点,狠刹随礼风、比阔风、浪费风,强力推行红白理事会,达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目标。定规矩,红白理事会必须按《章程》行事,并把红白事项写进村规民约条款。立标尺,送礼标准和待客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重服务,多数村红白理事会筹钱购回红白事所需的桌椅、碗筷等用具,仅收取折旧费,更注重服务,点燃了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认识“三个作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开展落地生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移风易俗工作都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是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集聚”作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横向上,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核心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五大任务覆盖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纵向上,中心、所、站三级架构,贯通了县、镇、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职能职责。特别是镇村两级所、站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二是充分认识“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强基”作用。“美丽乡村”与“文明家园”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在村容村貌、生态建设、服务设施等硬件基础上下功夫,“文明家园”注重在思想提升、素质提升、生活提升上下功夫,这两者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硬件软件环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三是充分认识移风易俗工作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固魂”作用。移风易俗工作是“灵魂”工程,旨在破除陈规陋习,成风化俗,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践行文明理念、养成文明习惯、实现文明生活。移风易俗工作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人、教化人,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最持久、最深厚的精神力量。

  三、建议“三个增加”,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优做强

  虽然我们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一些阻碍工作推进的不利因素。结合柞水县实际,提出三点建议:

  (一)增加人员编制。以柞水县为例,柞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委文明办存在与县委宣传部人员混用的情况。业务干部除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工作外,仍承担着宣传部日常业务工作,存在业务重、队伍薄弱的问题。建议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牵头加强顶层实际,增设人员编制,建强干部队伍。

  (二)增加资金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涵盖硬件建设、软件支撑,特别是进行基础建设、组织活动需要大量经费支持。但柞水县财政紧缺,除保障工作基础运转外,难以支撑大量的活动预算。建议上级加大资金支持,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三)增加项目建设。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仍然是以单项工作为主,形成的项目比较少。建议加大省级立项、市级统筹、县级落实的系统性谋划,统筹考虑工作有效衔接,加强工作立项、资金整合、人员调配。如,建议文化礼堂每年每县建设3-5个村;与省委组织部联合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岗,由省上选派应届大学生每年每县2-3名至村级实践站,服务期1-2年,结束后择优选聘到镇(办)宣教办等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