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商南县聚焦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在全县128个村(社区)建设“道德银行”,运用商业银行运营理念及管理模式,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做好事、存积分、换奖品、享服务、促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发了群众干事创业、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提升了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以“道德积分”兑换推动“乡风文明”提升,为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全覆盖”的目标,自2022年起,商南县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128个村(社区)建设“道德银行”。县委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道德银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协调、指导和督查推进工作落实。按照镇(办)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各包抓一个示范村(社区)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建设。各镇(办)通过现场会观摩表彰、交流经验、通报点评等办法抓示范点建设。
一是明确工作流程。示范村(社区)“道德银行”设立受理中心(通过片长申报、居民群众线上线下申报方式受理业务,组织核实、提交道德评议委员会评议,道德评议委员会每周召开会议评议、公示、提交经办中心办理)、经办中心(先以户为单位开户,每户一折发放到户;在接到受理中心业务单后,3天内录入系统,定期进行数据更新维护;根据《评星定级管理办法》每季度统计一次星级储户数量,公示一次评星定级结果,并将结果反馈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统计经办中心每季度评星定级的结果和储户道德币数量信息,提出“道德之星”评选表彰意见提交村(社区)党支部召开会议表彰奖励;同时向农行和“爱心超市”反馈评星定级结果,享受农行一定额度贷款,或者在“爱心超市”领取对应额度的日用品)开展日常工作。
二是科学设置积分。示范村(社区)突出勤劳致富有目标、孝老爱亲有传承、行为文明有品行、移风易俗有成效、热爱集体有奉献、典型示范有影响等正面激励;家庭关系不和谐、邻里乡亲不互助、行为举止不文明、村(社区)事务不配合、村容整治不参与、社会治安不遵守等反面惩戒,坚持村支部引导、群众主导,村(居)委会负责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讨论制定了《“道德银行”积分表》和《“道德银行”积分存储办法》,将居民群众道德行为逐条细化量化为道德币,完善规章制度规范道德银行运行。
三是公开评定积分。定期评分,示范村(社区)设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建立村(社区)微信群或公示栏,由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五老人员”、乡贤能人代表为主要成员共评共议道德积分,坚持公开透明、一周一评议、一月一公示、一兑现的原则,召开评定会,对村(居)民自主申报事项进行集中评定;核实情况,道德评议委员会对申报的积分事项,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进行认真审核评定,并对申报事项得分情况与村(居)民进行解释交流;征求意见,设立居民群众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将当月积分公示3个工作日,鼓励群众反映情况,并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核实,将真实情况纳入评分范围。
四是合理运用积分。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探索实施“道德银行+爱心超市”的办法,把“道德银行”积分与村(社区)“爱心超市”积分挂钩,储户按照一定比例直接在“爱心超市”兑换等价值日用品,每月固定时间兑换;实施“道德银行+评优树模”举措,把“道德银行”储户积分作为推选评定表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五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先进典型的重要依据,每季度评选一批、表彰一批、向上推荐一批,同步在“善行义举榜”公示表彰;实施“道德银行+农行授信”举措,“道德银行”根据储户道德币总额度评定星级道德户,和农行签订服务协议,不同星级道德户,在农行享受不同额度的免担保贷款,解决居民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问题;实施“道德银行+队伍建设”举措,对积分高的居民群众优先培养入党,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优先作为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