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三秦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秦文化 > 正文

1224处革命文物的红色记忆

时间:2019-06-06    来源:三秦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宁宁

  1224处革命文物、51座革命纪念馆、104000件组馆藏革命文物……陕西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精神富矿,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抒写出感天动地的历史篇章!时光流转,沧桑巨变,英雄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

  近年来,陕西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主题为“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在此次活动中,将举办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论坛,交流、推广、借鉴陕西在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当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6月5日,来自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陕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的消息称,陕西省共有革命文物1224处,已向国家文物局报备的革命文物983处,这些革命旧址使陕西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革命旧址群,以汉中为中心的陕南川陕苏区革命旧址群,以西安、铜川为中心的关中革命旧址群的全省革命文物分布格局。

  窑洞小油灯照亮抗战方向

  6月2日,延安杨家岭,夏日的阳光穿过树荫,留下一路斑驳的光影。记者沿着土坡拾级而上,便可以看见散落在小山坡上、掩映在青翠松树间的孔孔窑洞,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都曾经住在这里。

  杨家岭,原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口有明代吏部尚书杨兆的陵墓和祠堂,而因此得名杨家陵。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中共中央各机关陆续迁到这里,才改名为杨家岭。作为承载中共历史的重要符号之一,杨家岭,这个原本寂寂无闻的陕北小山村,因中共中央的到来名扬天下。1938年至1944年间,杨家岭是中共中央的心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五大书记毗邻而居,运筹帷幄,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里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次重要会议: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中共七大……

  时光荏苒,如今,当人们站在一排排窑洞前,禁不住会心潮澎湃:在这里,革命先辈,用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在半山腰的窑洞里点燃一盏盏油灯,照亮一个个不眠之夜。这一盏盏油灯,摇曳着革命胜利的曙光,也摇曳着解放全中国的黎明之光。

  “陕北黄河沿岸的土地适宜种红枣,那里片片枣林,家家种枣,也有不少以枣命名的村庄,如枣山里、枣坪、枣咀河、枣赫沟、枣林坪、枣庄沟、枣树塔、枣圪垯等等,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唱的就有‘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那亲人尝一尝’,但其中以枣园的名字最为响亮。”在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告诉记者,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改名为“延园”。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先后移住这里,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和杨家岭、枣园一样,凤凰山、王家坪、桥儿沟、南泥湾、瓦窑堡……445处延安革命纪念地旧址,每一处都早已物化为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延安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向前。

  秦巴山水间的峥嵘岁月

  汉中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这秀美灵动的秦巴山水之间,峥嵘岁月里激荡出无数闪亮的星火,承载着众多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光辉足迹。这里曾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汉中苏区,更有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九军、红七十四师等部队在此转战。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奉命从鄂豫皖根据地向西战略转移。红军在衣着单薄、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冒着风雪严寒翻山越岭,于12月5日进入陕西,12月7日抵达城固县小河口镇。12月8日,红四方面军在小河口镇召开部分师级以上干部会议,讨论行动方针。会上,大家得悉四川军阀正在混战,因此决定进军川北,并开始创立川陕革命根据地。”5月29日,来自上海的游客吴先生一边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当他得知在汉中这片土地上留存有革命遗迹166处、珍贵历史文物近2万件,尤其是从汉中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在传递情报、运送物资和护送干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禁肃然起敬,在展厅内立正敬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位于汉中市南郑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陕西唯一的纪念馆。该馆占地69.8亩,由爱国主义教育广场、革命英雄纪念碑、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和主展馆共同组成。其中,主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分为四个展区,分别展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革命活动的部分实物310件、史料图片158幅、红色书籍3000余册。“我们的馆内设有电子模拟沙盘、大型电子翻书、触摸屏导游系统、红色革命歌曲试听系统、多功能放映厅等配套服务设施,是一处集自然生态、文物保护、党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据该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已成为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陕南红色旅游中心之一,现已创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省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七贤庄发出“红色电波”

  在西安北新街中段东侧,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平房建筑群,一排连墙式的宅院共有10个,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七贤庄。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借《晋书》中的“竹林七贤”而得名,由当时的文化名人成柏仁题书“七贤庄”镶嵌于庄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先后设立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抗战结束后办事处撤回延安。1959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建成,2006年免费开放。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因为缺乏医疗器械和药品,当时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1936年春夏之交,刘鼎来到竣工不久正待出租的七贤庄。看到这里交通便利,特别是利于物资的输送,当时就用200块银元作为押金租下了一号院,与此同时,刘鼎还请地下工作人员涂作潮在一号院地下室安装了一台100瓦的电台,把中共中央设在保安的红色中华社的广播传播到全国各地。后来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机构的扩大,最多时有300多个工作人员,又相继租下了三、四、七号院,这些现在都是作为革命旧址加以保护和展示。”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当时成立秘密交通站的时候,是以德国牙科博士冯海伯诊所的牌子做掩护,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因为是在国统区开展工作,所以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1937年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秘密交通站”改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叶剑英在这里主持工作,主要任务是发展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团结联络工作,促进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铭刻在“红色照金”上的革命历史

  在西安,除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有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高桂滋公馆、新城黄楼、西安事变指挥部、西京招待所、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汪峰故居纪念馆等100多处革命旧址。而与西安相距仅仅几十公里的铜川照金,也是一块革命的热土。

  照金,位于铜川市西北部,自古乃要塞之地。相传隋炀帝巡游至此,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照金因此名传天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画卷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一个华彩的篇章,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块非常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照金苏区是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所在地,也是红二十六军的后方基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他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据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照金革命根据地以耀州区照金镇为中心,横跨耀州区、旬邑、淳化、宜君等县(区),面积2500平方公里。当时,红军利用薛家寨上极其险要的四个天然岩洞分别建成红军医院、被服厂、军械厂、指挥部1-4号红军寨及其哨卡、吊桥、石砌寨门等防御设施,开展革命斗争。

  2012年8月,纪念馆在原馆基础上动工扩建,与整个照金镇开发建设统一规划实施,2013年8月建成,9月在纪念馆举办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如今,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照金地区的薛家寨、陈家坡等革命旧址,也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