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三秦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秦文化 > 正文

父亲, 我永远的榜样

时间:2019-07-11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苏琳

  一到夜深人静,便没来由地想起小时候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父亲骑着自行车去赶集,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听父亲哼着小曲。那是快乐的时光,我是小孩,不懂事。

  长大了一点,我开始学画画,但那是为了出路,其实还是不懂事。

  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教师,可我觉得自己还是不懂事。

  一晃眼,我已是50多岁的老教师,虽然对人生有一些判断,也有一些认识,但还是不懂事。尽管都是快退休的人了,可在父亲眼里,我还是一个小孩子。

  但是,在我心里,父亲是一个巨人,是一个榜样。

  父亲是一个大我的人,有社会责任感,有民族担当,有精神信仰,他的作品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价值和人生观。我经常在自己的画室翻阅父亲的作品,从大型创作到大量的速写及草稿、素材,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画太弱小,境界太小,甚至萌生了放下画笔不再画画的念头。

  在父亲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比如时间观念、诚实守信、踏实勤勉……

  父亲一生争分夺秒,丝毫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他把有限的生命全部奉献给自己的事业。父亲画了大量的画,这一幅幅画都是用时间积累起来的,而这些时间连接在一起的总和就是他生命的总和。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给了画画,勤勤勉勉,笔耕不辍,临终前几天还在写写画画。

  人生是由时间组成的,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那么反过来想,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我想,以父亲对待时间的方式而言,他恐怕是一位非常长寿的人了。

  父亲是一个天才,这从他的毕业创作就看得出来。父亲在画《毛主席和牧羊人》时才20多岁,他把毛主席刻画得那么亲切、那么家常、那么生活化,与人民亲如一家。父亲30岁画的《祖孙四代》,用一家人的生活情景和里程碑式的构图,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画出了时代的变迁,让人们从中可以读出中国农村的发展史和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这幅作品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之作。画中,重孙女手上拿着鲜花,那是希望的象征;重孙女的父亲,手上捏着手套,表现出农业时代往工业时代发展的进程;爷爷站在黄土地上,手持铁锹,有主人翁的态度,这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太爷守护着家园,呵护着重孙女,那是因为经历过旧时代的磨砺,所以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新社会给他晚年带来的天伦之乐。

  二三十岁的父亲就有这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30岁的我又在做什么呢?

  我不禁感慨,父亲他一定是一个天才,但他这个天才,是用时间累积起来的,是用一种执着的精神支撑下来的。父亲这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人,坚韧的本性支撑着他一生的创作,使他成为这个时代的绘画楷模,也成为我永远的榜样。

  父亲,我们全家人都非常爱您。可您到哪儿去了?我怎么也找不到您。

  等着,等着,天亮了。

  父亲,您是我们的榜样,您就在我们的心中,给我们力量,给我们信仰。

  我的好父亲,您就在那里,永远永远……(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