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三秦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秦文化 > 正文

是什么成就了刘文西的艺术

时间:2019-07-11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苏琳

  刘文西先生走了,走得那样突然……

  《道德经》三十三章讲: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刘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艺术和精神,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从《道德经》的释义上讲,刘老师是真正的长寿之人,他永远活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之中。

  我总在思考,是什么使刘文西先生在浩如烟海的艺术星辰中,能够独发其光,照亮艺术的天空?是什么使刘文西先生在一生的波折艰难中,能够坚守信念,成长为一代艺术大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融入自己的艺术追求中。

  70年前,一个热爱美术的少年,在上海育才学校得到了美术家王琦赠送的一本书。他从这本书上知道了,原来自己的爱好——美术,并不简单地只是画画,它还可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像书中写的那样,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为人民而创作,为社会主义而创作。一路走来,70年的历程,这样的初心始终未改。这位少年,就是艺术大师刘文西。而王琦先生送给他的书,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也许,这是宿命。这一本书,把刘文西和延安牵到了一起。后来,刘文西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收集素材时,刘文西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延安。在延安,他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成名作《毛主席和牧羊人》,发表在当时的《解放军画报》上。回到学校后,面对毕业分配的去向,他二话没说就到了陕西。这一来,就是60多个年头。

  刘文西每年都要去陕北延安写生,屈指算来,已有100多次。他认为,艺术家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里才能观察到本质的东西,才能发现生活的主流,发掘出来后经过艺术加工,形成艺术作品,然后用作品去启发人民、教育人民,达到艺术的美育作用。他经常讲:我们深入生活,要有比较长的过程,要深入生活多年,才能了解人民。深入生活,要找村子,要找老百姓。哪几个地方最典型,哪些人物最典型,慢慢积累,才能叫深入生活。深入生活,不光是了解一两个老百姓,要了解很多,然后典型化。你只能在一个地方真正深入,才能搞创作,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画的人物才能活起来。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刘文西坚持一生的艺术理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开放,一些艺术的理念也顺着打开的国门挤了进来。在那段日子里,很多艺术家热衷于表现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甚至出现了套用西方艺术理论来评论剪裁中国人的艺术审美。面对这种种艺术乱象,刘文西也曾疾呼,艺术要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但是,面对“欧风美雨”的西方艺术理念,这种呼声显得弱不禁风。让刘文西最激动的时刻来了,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80多岁的刘文西用钢笔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笔一笔地抄了下来。他激动地说道:“讲得真好啊,讲到了艺术家的心坎上!艺术家就是要有家国情怀,要为人民而创作,为社会主义而创作。”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已经成为刘文西艺术创作的命根。离开了生活和人民,也就剥夺了他艺术的生命。也正是坚持这样的艺术理念,使他的艺术生命迸发了无尽的力量,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陕北社会主义建设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和奉献精神,表现了革命先辈们在陕北高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了陕北人民从站立起来到富裕起来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中国美术进入21世纪,在世的艺术家中,始终坚持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并且七十年如一日不改初心的艺术大家,刘文西先生当之无愧排在第一。在他的心中,从事艺术创作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业,可以通过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彰显出艺术家的价值。在这样一种艺术理念下,他将现实的人物造型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伟大领袖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艺术的美育功能,表现了领袖人物的崇高之美、人民群众的劳动之美、新社会新时代的生活之美,用自己的艺术为时代写照,为生活留美,为社会讴歌,作出了一个艺术大家特有的贡献。

  也正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使刘文西的艺术开出了灿烂的花朵,才使刘文西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记。这一切,都是生活给的、都是人民给的。生活和人民,加上70年的坚持,成就了刘文西。

  大师已去,艺术永存!(王家春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