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正文

乘文明之风 建美丽乡村

——黄龙县石堡镇梁家河村的华丽蜕变

时间:2019-11-18    来源:延安文明网    责任编辑:苏琳

  走进黄龙县石堡镇梁家河村,清可见底的石堡河绕村而过,一条条用红砖铺成的马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房屋窗明几净,雪白的农家院墙上描画着各式各样宣传新时代、新文明的优美画作,房前的涝池经过升级后变成了一处水景。伴着山间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美丽乡村画卷随之展示在人们眼前。

  梁家河村,一个借文明之力华丽蜕变的村庄,一个行走在新时代文明大道上的村庄,一个百姓生活幸福的村庄。

  “差”则思变 美丽乡村搞起来 

   

  初识梁家河,是在2012年。农户家门前的垃圾堆积成山,房前屋后的柴火随意堆放。村子的路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遇雨泥泞不堪。环境卫生差、习俗陈旧俨然成了该村的一张“名片”。

  “差”则思变。2013年,梁家河村先行一步,开始搞起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石堡镇作为上级政府积极为梁家河村争取各方资金370余万元,硬化村间巷道6条,维修排水渠3100米,铺设污水管道3700米,实现村内污水全收集;全面实施村庄美化、绿化、亮化,粉刷门楼院墙6800平方米,墙体彩绘2100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8700株,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安装路灯35盏……一系列的措施,让该村实现了产业环境、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同步改善,进一步缩小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生活差别、心理落差和文明差距,促进“城与乡、贫与富”的协调发展。

  经过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梁家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以前我们的门楼院墙风格不一,有大有小、有新有旧,看起来并不美观。现在,经过改造后,整齐多了,我们在这里住着心情也好了很多。”村民贾晓红高兴地说。

  文明落地红 白理事会组起来 

   

  在梁家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厚养薄葬,不提倡操办庆生、满月、祝寿、升学、入伍、乔迁、买车等酒席。遇到红白喜事,邻里、亲戚随份子钱不超过300元,酒席标准不超过400元、待客不得超过20桌,招待用烟每包不超过10元,招待用酒每瓶不得超过80元。丧事可进行3天,但须简办,可举行集体告别仪式。

  “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让红白喜事有了统一标准,村民都很支持,并自觉执行。相比以前办一场宴席,在费用上能为百姓节省1万余元,村民的负担轻了,乡风文明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该村村委会主任刘克强说。

  忆苦思甜 民俗文化馆建起来 

   

  为了进一步正村风、淳民风,梁家河村修建了民俗文化馆,让老百姓在闲暇之余有了好去处。“馆内陈列的所有老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我们通过展示老物件让大家忆苦思甜,感受到新时代、新文明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甜蜜,感召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刘克强说。

  农闲时,村民辛强喜欢到馆里来看看,管内摆放的老物件让他感触颇深。“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很艰难。可是,现在条件好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在村上,感觉和城里人一样。”辛强说,“我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有奔头,特别幸福。”

  同时,梁家河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宣传及普法教育,深入创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扎实开展“好乡贤”“好公婆”“好儿媳”等各类模范评选活动,弘扬真善美,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在村上建起村史馆,让村民在农闲时有了学习的地方。该村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义仁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墙体彩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和乡风文明的文化生态。(延安日报通讯员 孙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