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铜川 > 正文

幸福生活靠双手创造 ——来自宜君脱贫一线的故事

时间:2019-06-25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张宁宁

6月10日,王军侠在厨房里为顾客炒菜。

6月11日,宜君县彭镇高村村民在稻田里拔除杂草。

6月13日,宜君县棋盘镇黄埔寨村党支部书记姜超恒在村里的种鸡养殖场查看。

  仲夏时节,记者行走在宜君城乡的角角落落,处处都可以看到帮扶干部、脱贫群众奋力拼搏的身影。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智慧和勤劳改变着城乡面貌,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搅”黄了苦日子,“搅”红了新生活

  “今天中午接待了两桌客人,下午已经打电话预定了3桌,生意很不错。”6月10日15时,忙着给顾客准备凉菜的宜君县太安镇马场村脱贫群众王军侠说。

  抱柴、生火、备料、炒菜,在厨房狭小的空间里,王军侠和丈夫刘西安熟练地配合着。不一会儿,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农家菜肴就送到了顾客的包间。

  因为自家农家乐做的搅团口味非常好,回头客越来越多,王军侠被大家赞誉为“搅团王”。提起做搅团,王军侠说道:“做搅团‘搅’黄了苦日子,‘搅’红了新生活。”

  “去年仅农家乐一项就收入3万多元,加上种植玉米的收入,家庭总收入5万多元。”王军侠开心地说。

  回忆起刚开办农家乐时的情景,王军侠说:“多亏了驻村干部的帮扶。”

  2016年年初,马场村包扶单位宜君县委政法委及帮扶工作队借助该村距离玉华宫风景区近的优势,为村民确定了以开办农家乐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他们想让王军侠带头干。

  “这么偏,肯定没人来。再说,屋里也没钱。”一开始,王军侠说啥都不愿意干。

  当时在马场村驻村的太安镇干部吴孝利找到王军侠,对她说:“不怕,你开,赔了是我的,赚了是你的。”

  王军侠感动了:“人家这样为咱好,咱得争气!”

  帮扶工作队帮王军侠贷了10万元无息贷款,又帮她搭建了两间彩钢房,添置了家当,申请了资质。

  搅团好吃不好打,费劲不说,水和面的比例,搅拌的力度,都有讲究。“刚开始,打得并不好,我就一次一次试。这次水加多了下次就多加点面,这次面加多了下次就多加点水,我都不记得打多少回了,终于掌握了窍道。”王军侠说。

  2016年7月底,王军侠家的搅团店开业了。

  2017年,帮扶干部又给王军侠争取了3万元的农家乐提升改造项目资金,加上王军侠自己筹措的3万元,把农家乐的院子做了改造提升。院子里摆上了餐桌,并添置了秋千和藤椅,吸引了更多的人就餐。镇上还不定期组织人给她培训服务礼仪、传授烹饪技艺,不断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和做菜水准。

  2017年年底,王军侠脱贫了。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好多村民一看,也效仿王军侠开起了农家乐。王军侠也乐意带动村里有意愿开农家乐的乡亲一起挣钱。现在,马场村的农家乐已有9家,家家生意都不错。

  2018年,王军侠还清了10万元贷款。当年9月,在铜川市2018年扶贫产品交易会上,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见到王军侠主动向参会者推荐她做的搅团。“别人愿意帮我,我更不能让人家失望。我识字不多,但诚信经营还是懂的。”王军侠说。

  王军侠家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今年5月16日,王军侠参加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她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为了去北京参会,王军侠特意买了一身新衣服,黑色西服配白色衬衣。在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那一刻,王军侠流泪了。她说:“祖祖辈辈,只有我去过北京,还见到了总书记。那一刻,总书记握着我的手,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我感恩、我幸福,感谢党的扶贫政策……”

  当了村干部,就要把事干好

  “2万只种鸡拉到种鸡养殖场当月,我就和老婆住进这宿舍了。当时正值寒冬,屋里没有暖气,寒气逼人。”6月13日,在宜君县棋盘镇黄埔寨村种鸡养殖场的员工宿舍内,黄埔寨村党支部书记姜超恒向记者讲述自己为村上创办种鸡养殖场的艰辛创业故事。

  “我们村上曾引进了一家种鸡养殖场,效益非常好,我就想着能不能村上自己也办一家。”姜超恒说。带着村两委班子外出考察学习后,姜超恒觉得在村上建种鸡养殖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种鸡养殖场建起来后,可以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姜超恒说。

  说干就干。拿着村民入股投资的85.5万元资金,姜超恒搞基建、买设备、买鸡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种鸡养殖场的建设中。2017年11月,当2万只鸡苗运到养殖场后,姜超恒更是一点不敢放松。

  一开始,种鸡养殖场雇了一位懂技术的负责人,说好鸡苗到后,他每晚都待在种鸡养殖场值守。但一连3个晚上,这位技术负责人都跑出去串门了。第4天,姜超恒坐不住了,他和妻子一商量,就从不到1公里远的家中,搬到种鸡养殖场里住。“鸡苗要随时照看,不能有一点马虎,群众入股投资了这么多钱,咱不能让群众受一点损失。”姜超恒说。

  从那时起,姜超恒和妻子挤在一张小床上,把种鸡养殖场的宿舍当成了自己的家,当起了种鸡养殖场的“员工”。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后,姜超恒摔了一跤将腰扭伤,在种鸡养殖场宿舍里的床上躺了1个月。

  在种鸡养殖场值守并不是最难干的活,生产的种鸡蛋卖不上价钱才是最大的难题。种鸡养殖场最初与收购商签订的合同,自己没有定价权,低廉的收购价格还不够成本投入。为了打破价格垄断,姜超恒带着销售人员,跑到河南、内蒙古等地寻找客商,最终成功解决了种鸡蛋销售难题。

  因为流动资金短缺,一段时期,种鸡养殖场买不起饲料。姜超恒就跑到村上各家各户借玉米。有一次,种鸡养殖场刚刚回笼了一笔资金,姜超恒准备安排用来购买设备。这时,他的儿子听到消息后跑来要种鸡养殖场拖欠的工资。正因资金短缺犯愁的姜超恒看到儿子都来讨账,感到非常难受,当着儿子的面落下了眼泪。“种鸡养殖场建设销售运营正在关键时期,别人可以不理解不支持,怎么自己的孩子也不支持自己。”姜超恒说,尽管困难重重,但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他最终克服了资金不足、种鸡蛋销售难等难题。今年,村里的种鸡养殖场逐渐走上正轨。

  “在这里打工,我每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建在家门口的种鸡养殖场可给我帮了大忙了。”脱贫户戴西峰高兴地说。戴西峰家里有6口人,有30亩玉米地,平时1年能收入2万元。前年,他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欠了10多万元的外债。现在,他在种鸡养殖场打工赚工资,还外债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除了建种鸡养殖场外,姜超恒还带领村民发展多个特色产业:推广种植密植高产玉米4294亩,栽植优质矮化核桃2450亩;引进秦一公司在村上落地生根,为10余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以入股代养的方式带动贫困户27户,每户分红2000元;筹建了黄埔寨村会芳种植专业合作社,扶持全村21户55名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户均增收1500元。

  围绕打造旅游强村目标,姜超恒带领村民栽植优质水蜜桃100多亩,建设干杂果采摘园,修复紫藤古堡、皇姑陵园等自然、人文景观。现在,姜超恒又把精力投入到发展种植富硒玉米和建设有机肥料厂上。

  “干大事作大难,干小事作小难,不干事穷作难。既然当了村干部,咱就要把这事干好,努力带着村民过上好日子。”姜超恒说。

  让村民在美丽环境里实现致富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宜君县彭镇高村,成片的水稻田和零星的池塘分布在偌大的川道之间。蓝天白云下,一块块水稻田宛若明镜整齐地排列在崇山峻岭之间,让人有一种置身江南水乡的感觉。

  “今年全村种了600余亩水稻田,明年预计能达到1000亩。到时候,这里的风景更美。”沿着稻田边的水泥路向前,高村党支部书记陈家齐兴致勃勃地说。

  高村所处的山岔川道很早就有宜君“小江南”的美称。高村人大多是来自四川、湖北、安徽的移民。20世纪80年代末,勤劳的山岔人依托清澈的山岔河水开始种植水稻,种植面积曾达1100亩。

  这里的水稻生长期长,口味香甜,市场供不应求,但后来因劳动力不足、水稻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群众耕作积极性受挫,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直至无人种植。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了挖掉“穷根”,宜君县围绕“依托产业抓扶贫,依托扶贫强产业”的思路,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引导扶持高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种植水稻,探索致富新路。

  2016年5月初,村党支部书记陈家齐率先在自家的8亩地里种上了水稻,一度中断的水稻种植产业在高村再次焕发生机,成为宜君产业扶贫的“新作”。3年来,高村规整600余亩土地用于水稻种植,并且购买了抽水泵,通过打井、修蓄水池,利用附近的马沟水库解决了用水问题……

  陈家齐算了一笔账:如果种植玉米,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斤0.7元,每亩产值不到1000元。稻谷亩产可达1000多斤,目前,这里的大米售价已从每斤5元上涨到每斤20元,种水稻的收益远超玉米。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水稻种植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我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方式,在用工上优先雇用贫困户,村民在务工的同时也学习了技术。明年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到时候村民们也可以自己种植,那样全村村民的收益会更大。”陈家齐说。

  “我们的水稻不仅畅销省内外,在渭北塬区,稻田里的风景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陈家齐说。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高村积极打造集种植、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目前,村子里有民宿15家,可同时接待150人。

  “水稻田是美丽的风景,鱼池可以垂钓,村里生产的生态大米、土鸡、土鸡蛋、生态蔬菜等都可以满足游客休闲旅游、健康饮食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计划在稻田发展水产养殖,让村民在美丽的环境里实现增收致富。”高村高老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小龙说。(记者 霍海澎 文/图) 

记者手记

扶贫要下“绣花”功夫

霍海澎

  从家到种鸡养殖场不足一公里的距离,担心鸡苗出问题,黄埔寨村党支部书记姜超恒直接将家搬到种鸡养殖场。干起事来,姜超恒心细如发,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宛若“绣花”。

  诚然,扶贫要下“绣花”功夫,既要统筹全局,又要善于把控细节;既要有闯劲,又要有磨劲。要有“绣花”的耐心和细致,不仅敢为、勇为,更要巧为、善为,用“一针一线”去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广大乡村,致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打赢脱贫攻坚战,住房、道路交通、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基础和前提,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目前,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这些乡村欠缺的基础要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也进一步夯实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对身处脱贫一线的广大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条件下,选择适宜当地村组发展的致富产业和项目,找到符合村情实际、牢靠长效的致富产业,确保群众有收入,能致富。

  在脱贫攻坚中,每一种改变都需要很大付出。如何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不仅考验扶贫干部干工作的热度,更考验扶贫干部的耐心和磨劲。部分基层群众思想认识相对保守,接受变革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身处扶贫一线的各级党员干部,要拿出更多的办法,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做好具体事务的协调对接,尽最大努力,改变乡村面貌。

  脱贫攻坚战场,时刻考验着扶贫干部。在现有条件下,贫困村致富产业如何选择,致富产业如何培育,产业发展有没有前景,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政策红利是否能够争取到,群众的脱贫主体地位如何激发,这些都要求扶贫干部在工作中,要善于下“绣花”功夫;要沉下身子,开动脑筋,谋求实效,完美把握扶贫细节,真正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