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西安 > 正文

新灞桥:以生态文明引领宜居城市建设

时间:2019-11-06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张宁宁

灞河风光。

  “莺声历历秦城晓,柳色依依灞水春。”从古至今,灞桥胜景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在灞桥,望得见青山:依托秀美洪庆山建成的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林木郁郁葱葱……

  在灞桥,看得见绿水:浐河、灞河、渭河三河穿境而过,万亩水面碧波荡漾,交汇成西安主城区内独一无二的湿地景观。

  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到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从积极推进植树增绿到做大做强绿色产业,依托原有的生态资源和山水禀赋,西安市灞桥区坚持生态立区、生态强区理念,下大气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提升,高标准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态区,让灞桥“含绿量”十足,幸福感溢满人心。

城市景观。

  向黑臭水体“宣战” 水清岸绿人舒心

  “虽然天气渐冷,但午后我还是要来纺织公园的湖边走一走,干净的湖水让人看着舒心。”家住灞桥区纺织城的刘师傅说。

  刘师傅提到的湖是灞桥区纺织公园的人工湖,一年多前,这里遍布污泥和脏水,一度让周边群众望而却步。经过整治后,如今,湖水变得清澈,水质已完全达标。

  黑臭水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不仅破坏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近年来,灞桥区重拳出击,向黑臭水体“宣战”。在黑臭水体整治中,灞桥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各级湖长职责,落实责任追究问责制,以水质达标目标倒逼促进湖泊管理,同时,拓宽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辖区内群众对黑臭水体的举报和投诉。

  “山清水秀天蓝蓝,花香树绿鸟儿鸣,草长莺飞鱼儿游,沟道再现生态天。”这不是在描写江南,而是描写整治后的唐家寨水库的美景。

  曾经,受上游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影响,唐家寨水库水源逐渐受到污染,周边环境也变得脏乱差。为彻底改善唐家寨当地及周边环境,灞桥区于2017年启动唐家寨陂塘污泥环境综合整治应急工程。针对污泥堆积的问题,灞桥区对唐家寨陂塘内污泥进行固化转运、清除淤泥质黏土层。清淤后,对陂塘进行整平防渗处理,在拦渣坝下游设置人工湿地,同时在库区四周还设置了防尘、防臭绿化带。

  整治工程实施后,不仅有效解决了周围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地下水水质,还美化了环境。如今,白鹿原原坡上下的果园里果树枝繁叶茂、科技园静静矗立,原先的泥土小路也修建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令人欣喜。

灞柳风雪。

  铁腕治霾再提速 “清新灞桥”跃然东城

  生态价值的兑付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要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就需要建设和治理的同步提升。

  近年来,灞桥区为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持续“加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今年1月至8月,灞桥区空气质量合格天数145天,同比增加9天,位居西安市第三。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背后,是灞桥区坚持经济发展绝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壮士断腕之举。自2013年起,灞桥区重点围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6个方面,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累计投入“治污减霾和环保节能”专项资金7.29亿元。为提升执法成效,灞桥区成立9个环保所并配置执法装备,对重点污染源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并建成了“灞桥区铁腕治霾监控指挥中心”,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自动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灞桥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城管特检大队,对渣土车扬尘污染从源头控制到过程监管实现全过程管理和无缝对接,加大对工地、煤场等重点场所扬尘问题的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共计拆除燃煤锅炉41台310.54蒸吨;淘汰国三及以下重、中型柴油货车860辆,轻微型柴油货车1635辆、老旧燃气车61辆,有效遏制了高排放车辆上路污染;完成26座加油站油气三次回收设施管理标准验收。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灞桥区向高耗能、高污染说“不”。灞桥区对浐河、灞河13个排污口全部进行了彻底封堵,加强对地下水源地环境保护日常检查,对取水井周边的污染源进行取缔和整治,配套建设了纺织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对周边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废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对大唐灞桥热电厂开展驻厂监管,成立了专职机构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进行日常监管和监测,确保重点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灞桥区还通过不断完善网格化监管提升治污减霾水平。结合网格化管理平台的29个视频监控点位,共安排69名专职网格员对全区7个三级网格、192个四级网格进行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生态荷塘。 本稿配图由灞桥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织生态绿网 引领绿色经济新发展

  “自从湿地公园建好,我每天都要来这儿锻炼、散步,看着四周的美景心情特别好。”家住西安市灞桥区的申大爷说起灞桥生态湿地公园赞不绝口。“绿草茵茵、清水潺潺,这里就像一幅流动的天然山水画。”说着,申大爷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按下快门。

  灞河是镶嵌在灞桥土地上的一条绿色项链。近年来,灞桥区持续进行灞河两岸综合治理工程,沿灞河建设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不仅对灞河河堤进行建设、加固,还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河道及湿地进行综合整治。如今的灞河两岸,既是兼具原生态魅力和历史人文魅力的“古城绿道”,又成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灞河水岸经济带。灞桥生态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联合国授予“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

  灞河的华丽变身仅是灞桥区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提升产业效能+彰显城市品质”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灞桥区相继启动实施了台原坡面绿化、三环路林带建设等绿化工程,形成了以“一山、一沟、三河、两坡”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全区林地覆盖率达到43%。如果说,编织生态绿网是筑基之举,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则是灞桥区的旨归。目前, 灞桥区建成绿化广场44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88平方米,现代建筑与景观园林交相辉映,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生态环境趋优为灞桥区经济发展吹来了一股强劲的“绿色旋风”,更引发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链式反应。灞桥区着力发展绿色经济,按照高新技术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突破的思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业等主导产业;与知名国内外企业联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围绕建设宜居灞桥、打造最美城区的目标, 灞桥区坚持生态为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大西安东部增长极,奋力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灞桥贡献。(记者 康传义 赵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