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咸阳 > 正文

咸阳: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

时间:2020-09-29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 婷
 

市民在观看“红黑榜”。本报记者 韩岩摄

   

毛秋花搬进了新店铺。本报记者 韩岩摄

  9月15日一大早,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新兴北路经营个体商店的赵阿姨,端着一盆煮熟的鸡蛋送到文汇路街道办:“谢谢你们,趁热乎,赶紧吃!”

  而在两个月前,双方还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赵阿姨的商店因为“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占道经营,被挂上了“黑榜”警示。

  “赵阿姨一开始觉得影响了经营,又伤了面子,不肯执行,执法队员耐心阐明利弊,才最终进行了整改。”文汇路街道城市管理执法队副队长杨昭说,店面干净整洁后赵阿姨发现生意更好做了,“冤家对头”就变成了亲人。

  这只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个缩影。街道办工作没少做,群众却不买账,这样的矛盾深深困扰着基层工作人员。

  长期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中面临着“能看得见问题,却缺乏有效机制约束”;体制机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管理方式简单、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总书记给基层街道管理指明了方向。破解这道难题,文汇路街道办进行了有益尝试。他们在推进城市基层管理改革中,从精细化上着手,进行“微创新”“微治理”,用“绣花功夫”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从“粗放”到“细致入微”

  “新胜医院门口,发现共享单车摆放散乱,速整治。”9月11日6时许,王凯拿手机“咔嚓”一拍,连图带文字一起发到了微信工作群。

  王凯是文汇路街道办副主任、城市管理执法队队长,每天上班前,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在辖区街道“巡视”一番。

  记者走在文汇路街道辖区内,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街道让人心情舒畅。“城市管理与群众理解支持,是我们文汇路街道城市治理最大的底气!”王凯笑着说,眼神里流露出自信与自豪。

  “以前,行政执法权没有下放到基层街道办,面对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只能调解,方法十分有限。”文汇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翟宁介绍说。

  今年4月,文汇路街道办积极承接上级赋予的11类131项执法职能,对之前的城管科、市容科、街长办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城市管理执法队的新架构。

  “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社区不好处理,需要借助城市管理执法队的力量协助解决。”东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永田说,新机制下社区与执法队的合作越来越默契了。

  今年初,一家药店将小广告贴在了社区的公益宣传栏上,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果。 城市管理执法队出面对该药店进行批评教育,执法效果立竿见影。

  “如今,我们有了一支高效精干的城市管理执法队,执法职能精细明确。”王凯说,这支执法队为街道办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有了执法队的精细化管理,门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了保障。文汇路街道办与商户门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731份,还对“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设立“红黑榜”和“红黑牌”制度,在显要位置,利用LED屏滚动播放,取得了良好的鼓励先进、警示后进作用。

  从服务“街面”到温情“小区”

  “过去我认识的城管是马路边上的,现在他们都管到小区里面了。”家住文汇路街道亨星·锦绣城小区的南海岳,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主动服务到小区的举动感到耳目一新。

  年初,亨星·锦绣城小区的自来水突然发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用水。突发情况没能及时得到解决,小区业主认为物业方不作为,有居民就找到了街道办。

  当时,大家还不知道,文汇路街道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后,有一支专门的物业管理执法队。

  很快,物业管理执法队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领着业主代表逐个检测自来水接入点,发现水质在进入该小区时就有问题,并非物业方的过错。但怎样才能尽快解决居民的清洁用水问题,大家还是很着急。

  物业管理执法队联系到咸阳水厂,得知该小区处于这条供水管道的末端,容易造成沉渣积蓄、水体发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定期放水,排出沉渣。

  “但这么大的放水量费用谁出,放出来的水又该怎么处理?”

  “可以把洒水车的取水点设到这里,放出的水收集后用于街道绿化,也不浪费了。”文汇路街道城市管理执法队为此多次召开协调会,集思广益想出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现在城管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墙内,墙外秩序已经取得不错效果。”文汇路街道办主任王保刚告诉记者,加强“围墙内”的管理,特别是物业企业的管理规范,提升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增强小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是新时代城市治理中必须尽快突破的重难点工作。

  物业管理是当下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从没人管、管不住,到有人管、管得好,文汇路街道城市管理执法队从“围墙外”到“围墙内”的转变,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家门口、群众的心坎上。

  从“不理解”到赢得“尊重”

  “妈妈,这是警察叔叔吗?”正在执勤的杨昭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这一幕引起了一名小学生的注意。

  “这是城管叔叔。”在得到妈妈的回复后,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马上举起胳膊向杨昭敬了一个礼。这让杨昭内心十分温暖。

  “消防员、警察人人尊敬,城管为什么就得不到这样的赞誉呢?”不少刚加入城市管理队伍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

  文汇路街道这支城市管理执法队中,大部分是退伍军人,看着自己的战友转业到一些社会认同度高的单位,不少人心里还有过气馁的情绪。

  “脸面是自己争来的,群众不认可,证明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王凯常常勉励大家,“正因为外界对城管有误解,我们才必须付出更大努力去改变。”

  从点滴做起,真正为辖区的老百姓服务好,才能在群众心目中把形象立起来!

  今年以来,文汇路街道城市管理执法队共收到投诉热线、居民反映的问题154条,全部得到妥善解决。杨昭说,能当面解决的,就当面解决,不能当面解决的,就持续跟进直到办结,让群众满意。

  56岁的毛秋花曾是一个“钉子户”,常年在辖区一家医院门口摆摊卖早餐,造成地面油垢污染,还影响交通,附近群众意见很大。

  接到投诉后,执法队了解到毛秋花的妹妹患有残疾,家庭经济困难,摆摊卖早餐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宜疏不宜堵,不能简单粗暴取缔,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家人的生计。”

  城市管理执法队帮助毛秋花把小摊搬进了门店里,地理位置好,租金还便宜。“不用风吹日晒和提心吊胆了,新环境干净卫生,早餐种类也增加了很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毛秋花说。

  “我们严格执行回访制度,不是说案子办完事就完了,还要有‘售后服务’,要确保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杨昭说,“辛勤的汗水不会白流,现在走在街道上,和街边的店主之间变得亲切起来,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如今,精细化管理让管理出效益,在精细化管理中强服务让城市更加和谐,整个渭城区城市管理的有益尝试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和赞誉。(记者 韩岩 刘坤 通讯员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