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延安 > 正文

延安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改革风劲正扬帆

时间:2021-01-14    来源:延安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 婷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国企战略重组、农业农村改革、民生领域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智慧延安”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些多年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改革开始破题,一些多年想干而没有干的事取得重大进展,一些多年积累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所突破。

  改革,改革,还是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这场变革正带给延安人民前所未有的期许,奏响了改革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凝心聚力,共绘改革“路线图” 

  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只有大力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优良作风,才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要突出问题导向和为民取向,紧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持续抓好国资国企、‘放管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赢得群众认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重点改革任务成立工作专班,一项一项盯住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盯住改,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中不断规范提升改革成果。”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徐新荣强调。

  一年来,我市坚决扛起改革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深改委作用,召开深改会6次,审议47项改革事项,深改会累计达到41次,全面推行领导领衔制、部门包抓责任制和重点任务专班负责制,压实市级领导和县区、部门“一把手”责任。

  坚持为民取向、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建立26个重点改革基层观察点,优先推进22项切口小、落点实、群众获得感强的微改革,每一项改革方案在实施前都要经过合法性审查,力求做到于法有据,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年多来,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延安认真贯彻中省决策部署,立足自身实际,精心制定改革“路线图”,全面掀开深化改革的大幕篇章。

  蹄疾步稳,勇闯改革“深水区” 

  改革共识已经形成,路线图已经绘就,时间表已经排出,当务之急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一年来,我市在深化改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推出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国企战略重组、营商环境、文化、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137项重大改革任务相继落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改革成绩单。

  “以往办证不知道要跑多少回,现在不出家门,证就送上门了。”安塞区沿河湾镇饭店老板张宝财对行政审批流动服务上门送审批、送证照的举措赞不绝口。

  安塞区委改革办干部谭志学介绍说,安塞区今年先后梳理出“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285项,网办事项达办事总数的90%以上,推行审批下乡,群众满意度98%以上,建成省级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在延安,像安塞区这样见到实效的改革还有很多。宝塔区建成智慧办税厅,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税收业务智能办理;延川县整合水、电、天然气等便民服务窗口,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5+X”便民分厅,周末与节假日正常运营,提供“不打烊”的服务;甘泉县推行“帮办代办、专人专办、特事特办、即来即办”的“四办”工作法,打响叫亮“甘泉勤务员”品牌;宜川县行政审批局对40项重点项目列出审批事项清单,确定帮办领办员,全程跟踪服务。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延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其中一项。

  一年来,延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办法,建立涉企收费投诉举报制度,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创新做法入编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新增市场主体30024户、“五上”企业237户,民间投资增长26.3%。

  快速推进国企战略重组改革。推动第二批39户市属企业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和战略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16家集团公司。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薪酬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全面推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启动市公交公司改革。2020年,国企资产总额增长至1272.2亿元,同比增长12.45%。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以苹果产业后整理为主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智能选果线103条,冷气库储能达到147.3万吨,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市农村流转土地144.24万亩,流转率32.6%。

  “提升智慧延安”建设治理效能。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在政务、教育、农业、医疗、企业、社区、生活方面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依托12345智慧政府服务平台,建成“延安城市大脑”,对城市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和综合调度,群众诉求一号受理,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一份份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张张进度表先后完成、一项项改革举措陆续推进,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策马扬鞭,奋力打好“民生牌” 

  改革是路径,是手段,最终目的,在于让老百姓从中获益。

  一年来,我市改革深入推进,持续释放红利,改革的正效应,在各个领域彰显,民生改善了,民心更暖了。

  “学校自从加入集团化办学以后,学校扩建了,教学质量提升了,老百姓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可以说,深化教育改革,不仅改变了学校的声誉、形象、面貌,也让我们的职业荣誉感更高了。”宝塔区第三中学校长范光平感慨地说。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一个城区中学,宝塔区第三中学竟然面临着家长不愿孩子上导致招生困难的尴尬。为了改变这一“窘境”,延安市把宝塔区第三中学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新建了教学楼和学生餐厅等,缓解周边孩子上学难题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连年攀升。

  宝塔区第三中学经过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延安市奋力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广大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延安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立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名校办分校等机制,积极与清华附中、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西工大附中等名校合作办学,率先在全省推行中考制度、校长职级制、学业水平考试、课后服务、就近入学等改革,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今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让延安的孩子接受到更好教育。

  其实让老百姓获得实惠的民生领域改革还有很多:

  一年来,延安市全力推进分级诊疗,依托市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组建第二医疗集团,托管宝塔区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重点镇卫生院,引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托管市中医医院,引进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托管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全市1509个村卫生室实现了紧密型托管,县域内住院和门诊费用平均下降37%和40%,就诊率达到91.35%,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一年来,延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九平式”调解入选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安塞区冯家营村治理经验入选全国21个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甘泉县把医疗纠纷纳入人民调解范围,推行医疗责任险,有效化解了医疗纠纷。

  一年来,延安市健全社区养老服务,宝塔区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依托15个“共享餐厅”,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用餐需求。黄龙县、洛川县依托当地医疗资源和医护团队,建成社会福利中心和老年公寓,实现了医疗、健身、养老资源共享。黄陵县设立老年残疾人康复医院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目前全市新建养老机构44家,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4个,农村幸福互助院1122个,床位数1.3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6张,10万余名老年人得到生活照料。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改革之于延安,更重要、更紧迫。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形势逼着我们改;许多体制机制弊端长期积累,问题等着我们改;在新起点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催着我们改。延安没有理由不将改革的事情做好做实,也唯有改革,才能再造发展新优势。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相信在新时代,一段正在开启的改革新征程,必将引领延安再上一层楼。(延安日报 记者 乔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