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榆林 > 正文

榆林:创新巧实践 文明花开艳

时间:2021-06-23    来源:榆林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 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战略之举。榆林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市委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决策部署,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6月16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榆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由试点建设阶段正式转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会上,榆林市5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经验交流,现将发言摘登刊发,以供学习交流。

榆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万波 

  从探索“文明实践”到提质“实践文明” 

  榆阳区从拓宽宣讲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融合共享三方面着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聚焦宣讲立体化,让思想传播更接地气。榆阳区充分整合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等传统阵地资源,创设乡村“微学堂”;牛家梁农民夜校动员辖区老党员、老支书、青年骨干成立宣讲团,每周一、三、五晚为村民送教上门;高效利用“新农村大喇叭”“爱榆阳”App等线上载体,开辟线上“云课堂”。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策划推出《党史百年天天学》《红色故事会》《红歌唱响新时代》3个特色栏目,传颂百年党史。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成立“驼城小喇叭”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在全区各文明旅游实践基地开展文明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大喇叭云宣讲”已播放1476期,累计受益群众49万余人次。

  聚焦需求精细化,让志愿服务更有活力。成立全市首家志愿服务联合会,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规范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注册管理,积极探索具有榆阳特色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8.4万余人,志愿服务团体突破600个。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和生活实际,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融媒体“两个中心”深度融合,研发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推出“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志愿服务“四单”机制,形成服务闭环。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涌现出鱼河峁镇柏盖梁村实践站“爱心学堂”、驼峰路街道东岳路社区实践站“半边天港湾”等一批精品服务项目。实施文明实践“榆阳品牌”培育计划,面向全区各实践所、站以及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公开征集优秀志愿服务项目36个,目前正重点培育“邻里茶话会”“传习德孝好风尚”等8个精品项目。

  聚焦成效最大化,让文明实践更有广度。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贯穿全区各项重点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制定出台《榆阳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操作指南》,依托村规民约和“一堂一约六会”,在5个乡镇试点推行“拴正人家”文明实践行动,制定科学合理的十星级考评机制,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净美庭院、邻里互助、淳美家风、移风易俗等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全区全域旅游工作,推出百余项“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活动现场,开展文艺汇演、理论宣讲、文明引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广大群众自觉传播文明新风,争做时代新人,实现文明实践“润物细无声”。

神木市大柳塔镇镇长 李宏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高地 

  神木市大柳塔镇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2018年大柳塔试验区组建成立了大柳塔试验区青年志愿者爱心协会,2020年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有效串联基层党建、智慧乡镇、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群众参与等工作,按照“八有标准”建成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大柳塔试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狠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6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5800多人。结合群众需求,挖掘培育了剪纸艺术培训、声乐培训、手工艺培训、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项目200多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千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61866小时。设立爱心超市,完善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积极探索,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和“大喇叭讲堂”作用,为广大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知识等。在街道、公园广场展播公益广告170余处,修建主题文化墙9000多平方米。开设公众号,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指导社区、村组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家风家训”评比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紧扣“我们的节日”主题,组织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身边榜样、文艺演出、文明祭扫、“网上祭英烈”、包粽子比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实践分中心阵地资源,组织成立剪纸艺术室,通过现场教学、网课的形式免费教辖区居民做布贴、剪纸,培养出一批剪纸能手,同时还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阵地和校园社团阵地为孩子们传授剪纸艺术,深受师生欢迎。

  镇企联合,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大柳塔试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出了一条镇企共建的实践新模式。神东文体中心向市民免费开放,充分将企业文化资源服务于地方,为老年书法、太极拳等协会提供免费场地,与神东煤炭集团共建了国家山地水保科技示范园实践基地。同时,与神东煤炭集团、中煤集团等企业先后联合举办了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构筑群众愿意去、经常去、乐于去的“文明实践乐园”。

   

绥德县满堂川镇党委书记 贺鹏飞 

  利用“说事堂”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满堂川镇创新思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要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探索利用“说事堂”工作机制,实行“源头化治理、多元化调解、一体化防控、动态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五化”同行模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定好规则规范说事。镇上建立了以党委牵头,人大、政府领导班子为组织成员的说事机构和规范的说事制度,并对说事的结果进行研判,使说事逐渐走向制度化。同时,根据事件的大小性质,分别设立了“说事堂”“说事室”“说事点”,做到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议、有诉处有说法、有结果有答复,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选好说客灵活说事。“说事堂”里的说客以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法官代表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等为主,镇上将他们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骨干志愿者,当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时,可直接找到“说事堂”里的说客评理。“说事堂”形式灵活,根据群众需求和事态的难易程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派熟悉情况的“说事堂”成员,将“说事堂”搬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和事发现场去公开说事,解决百姓烦心事、揪心事,真正践行党的宗旨和传递正能量。

  源头摸排知情说事。镇上每月都要动员包村干部、村干部争当民情民意调查收集志愿者,在下班后,利用农闲休息时间,深入辖区摸排调查、入户走访。采取“一月一会、一事众议”原则,邀请当事人、村干部、调解员及群众代表等参加,集中解决发现的矛盾纠纷,力求将矛盾就地解决、化解在村。

  志愿服务亲情说事。在主打好“说事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的同时,还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法律法规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平台,成立30个志愿服务支队和8个志愿服务特色分队及若干小分队,精心策划实施了党员先锋敲门式服务、线上线下代办事服务、政策理论宣讲听明白服务、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服务等十大惠民志愿服务项目,用心用情服务于家家户户。有利用党员“5+5”学习模式帮助群众学习的志愿服务队,有义务为群众理发的志愿服务队,有针对村内留守老人、家庭困难户,启动“敲门式”服务的志愿服务队,有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上门代办服务的志愿服务队。

  “说事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先后调解村民间矛盾纠纷98件,解答群众疑难问题217个。目前,这项制度已在绥德全县范围内推广。

榆阳区新明楼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玉军 

  “三个建设”激活力 服务群众“零距离” 

  榆阳区新明楼街道以阵地功能拓展为突破、以志愿服务提升为重点、以活动载体创新为抓手,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街道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阵地功能拓展为突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按照“八有标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有效整合党员活动室、道德大讲堂、社区书屋等功能室,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6个。通过“1+6+N”模式,延伸拓展理论宣讲类、非遗传承类等6大类实践点165个,建成以夫子庙新时代文明实践街为核心的文明实践矩阵。充分用好“社区、小区、商区”三区联动,整合盘活小区、商区、驻区单位各类资源,建成小区党群驿站6个,设立院落小讲堂、公益电影播放点、居民健身点。

  以志愿服务提升为重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群。发挥街道社区汇聚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商区商户等力量,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助老帮困等8大类73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790人。实施志愿服务项目25个,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89次,受益群众近万人。组织离退休党员成立“银领先锋宣讲队”,开展“进巷道讲政策”“进小区讲党课”“进院落讲法律”“三进三讲”活动。组织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成立“李姐敲门”助老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失能半失能、孤寡、空巢老人开展个性化上门服务。组建成立“红管家服务队”,常态化对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进行监督、排查、调解。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智慧社区平台,推行志愿服务线上点单、线下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以活动载体创新为抓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街。着力打造党建红街。坚持“三区”联动一体推进红色教育,线上线下开展“党史天天读”大讲堂、红色观影、红色书画展、红色历史宣讲活动。着力打造厚德美街。持续开展“修四德行六礼”教育活动,制定巷道居民守则、小区居民公约,着力提升居民道德素养。着力打造文化名街。创办荷风书苑、百姓大舞台,开设居民小剧场,举办国学诵读会、陕北民歌和榆林小曲传唱会。深挖历史底蕴,建成“游客驿站”,组建党员志愿讲解服务队,全面提升“一种模式、两线并行、三治融合、四防并举、五X服务的12345”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法,建成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发展的全程长效治理机制。

榆阳区沙河路街道榆康社区党支部书记 王洋洋 

  推进文明实践 建设幸福榆康 

  榆阳区沙河路街道榆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形式上狠下功夫,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批队伍”送关怀。榆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社区书记任实践站站长,夯实组织架构,明确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发挥志愿者这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力量,组建起“和事佬”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蜂巢”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队、“578”我去帮志愿服务队等1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由实践站统一指导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切实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项举措”创载体。开办文明实践大讲堂。定期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文明礼仪等系列专题讲座,教育引导社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今年,榆康社区已举办文明实践讲堂15场,受益群众600多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充分整合阵地资源,在广场内建设起一条约60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专题设有文明风尚、家风家训、身边好人、新时代标兵、综治维稳等13个宣传板块。成立三个“网格+物业+业委会+党员中心户+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依托社区党总支、辖区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志愿服务队、小区物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力量,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为小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四个品牌”聚合力。开发公益互助银行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以公益积分兑换为机制,动员辖区单位党员、热心居民、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单位团体在平台注册为志愿者,通过平台认领的方式提供精准服务,所得积分可以通过“公益互助银行”兑换商品、服务、资源、荣誉等,由此形成一个“存入和取出”闭环的公益循环生态系统。目前平台共有注册志愿者5980人、共驻共建单位41家,接受捐赠物资现金28.4万元,积累志愿积分40644分。实施“街长制”全科网格化管理文明实践行动,将街道、小区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置专职网格长、志愿服务队、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通过十项检查内容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统一在“智慧沙河”App进行上报处置;同时联合各职能部门成立指挥中心,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共收集各类需求5117件,已处理5100件。榆康社区实践站基于老年人占比70%的现状,组建“蜂巢”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队,受益群众达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