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浓翔是农业战线的一名标兵,由于每天在丰阳田地间躬身,和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打交道,他给自己起名“毛毛虫”,大家更喜欢叫他“糖宝”,就是这样一只可爱而又执着的默默无闻的“糖宝”,不畏艰险、不惧困苦长期奔走在大秦岭的崇山峻岭间,为孤寡老人和抗战老兵送去温情的关爱,给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送去亲情般的温暖。
毛浓翔,男,生于1975年12月,中共党员,本科文化,农艺师职称,系山阳县杨地镇双岭村人,山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干部。他自参加工作以来,踏实认真,任劳任怨,善于学习,也乐于奉献,帮助他人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他助人为乐的事迹先后被《商洛日报》、文明商洛宣传报道,曾被评为县农业系统道德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脱贫攻坚百佳先进典型、市县优秀科技特派员、商洛市优秀志愿者、“商洛好人”及省市县业务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征文活动二等奖等省市各类奖项30余项。
1993年,毛浓翔在陕西省商洛农校读书期间,一次跳高考试意外地造成他右腿多处骨折,全校师生为他捐款捐物、全班同学轮流帮他打饭、洗衣、背他上下楼、帮他补习功课,使他顺利渡过了难关恢复了健康且完成了学业。在1997年一次下乡途中他不幸遭遇车祸,造成左腿部粉粹性骨折,致使他终生行走不便。2013年10月,命运的不公又一次降临在他的头上,在担任植保植检站站长期间,由于工作过度劳累,他患上高血压三级,致使脑干出血,住院40余天,稍微康复后又投身于紧张的工作当中。当时,在他举步艰难、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帮助过他、关心过他。从此,在他的心灵里便产生一种念想---等恢复后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想法一直印记在他的脑海里。
他自参加工作就在农业系统,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踏实认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善于学习,也乐于奉献。平时工作中同事有不懂地方都爱向他请教,他毫不推辞的予以解答,帮助他人搞好工作。在精准扶贫入户核查工作中,一同事家中有事,他在完成自己所包扶贫困户核查任务的同时,便主动联系同事包扶的贫困户,头顶烈日,艰难地步行了几个小时帮助同事完成入户调查和信息核实等工作,确保单位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叶子”和“胖力”认识了山阳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从此他的人生就与公益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国庆节,志愿者们到山阳县中村镇流岭小学去送温暖,天下着大雨,10余名爱心志愿者乘坐班车来到中村,又驱车1.5小时来到流岭的山沟里,突遇河水暴涨,车辆不能行走,他第一个赤脚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探好路后就把小朋友和物资一一背过河,虽然他的腿部因车祸行动不便,但他依然安全的抵达了对面,过河后他又辗转联系到一辆三轮车,一直颠簸了1个小时行进了20公里才来到目的地,为该学校捐赠价值5000元爱心物资。
自那以后他经常开展扶贫帮困和爱心助学活动,听说深圳鹏博爱心协会要给山里的孩子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但需要前期收集整理贫困学生的资料,他利用节假日,拖着行动不便的双腿,和几名爱心志愿者奔赴深山峻岭中的延坪、法官、板岩、杨地镇,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山泉水,硬是在要求的时间内收集完成了168名贫困学生的资料,同行的志愿者为他的精神所折服,纷纷在微信上晒照,他在大山中穿行的身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最后每名学生都得到了爱心人士每年至少一千至五千元的资助,直至大学毕业。
2017年3月份,他组织单位志愿服务队成员出资2000余元深入全县最偏远的延坪镇黄石关教学点,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及营养品。六一儿童节前夕,组织志愿者深入法官镇韩城沟教学点开展“为了明天,关爱儿童”庆六一志愿服务活动,为19名贫困儿童捐赠了价值5000余元的书包、文具、水杯、球拍等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联系爱心企业和山庄幼儿园为两岔口村小学捐赠图书500余册、8000元学习及体育用品,陪留守儿童度过难忘而愉快的节日!每当村小学的同学们遇见他时,都会亲切的叫他“毛叔叔”,足以说明他的善举已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一年来,为村小学联系捐物价值近2万元,村里的两名学生也得到爱心人士的长期资助,全村受益农户420人次,他也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驻法官镇两岔口村扶贫两年来,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得到农户的好评。在一次扶贫入户中,他发现蔡院组贫困户蔡长安家中有许多土蜂蜜,询问后得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蜂蜜滞留家中未能出售。他回村后,思绪了许久,便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和朋友圈发表了一篇《贫困户200余斤土蜂蜜亟待出售》的文章,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纷纷打来电话询问。等到国庆前,以前和他一起做公益的山阳县电子商务中心女孩张婷打来电话,说秦岭农户收购蜂蜜,她帮忙联系。等到国庆节假后,秦岭农户的负责人驱车百余里来到蔡长安家中,详细鉴别了这批土蜂蜜,非常赞赏,即刻过称购买,交付现金,蔡长安和妻子接过几千元现金激动的说:“你们为我家解决了大问题,孩子的生活费有也着落了,太谢谢你们了!”
“望着他们高兴的笑容,我的心也算放下了,也为驻村帮扶工作增添了一点可喜的成绩,也给贫困户蔡长安家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认为,作为驻村扶贫干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我深感骄傲和自豪!这是我干的最好的扶贫工作。”他面带微笑的说。
他全家四口人,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在县城一家酒店打工;女儿在县中读书;母亲近80岁,患高血压,常年吃药。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然而他每次入户的过程中和朋友的相互联系中得知有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毫不吝啬的捐上50元、100元,甚至200元,多少年来,至于捐出了多少,他都记不清楚。工作之余,他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做公益,他希望让孩子也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懂得奉献。
五年来,他跑遍了山阳的所有镇办,参与公益活动160余次,联系发放助学款和救助物资价值50余万元、“壹基金”温暖包400个价值14.6万元。他是助人为乐的先进典型,是秦岭山中最执着的行者。
一次参与,便萌发了做志愿者传递爱心的种子,五年时间,他用颠簸的脚步,丈量着山阳的土地,他把爱与温暖带到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在救人危难中享受快乐,弘扬了传统美德,升华的道德境界,将“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喷薄的大爱。
主办:中共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陕西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