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陕西文明 > 正文

蓝田县“乡约讲堂”——让文明幸福之风吹进万千百姓家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靳国英  时间:2023-12-03

  “乡约讲堂”开在村民家门口。

  “宣讲员对我们关心的惠民政策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大家解决了实际问题。”11月30日,迎着冬日暖阳,在蓝田县安村镇巨西村村民陈淑琴的家门口,一场绘声绘色的“乡约讲堂”正在进行中。这只是蓝田县将“乡约讲堂”搬进农家庭院的一个场景。

  “作为《吕氏乡约》的发源地,蓝田县开展‘乡约讲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蓝田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在大力弘扬《吕氏乡约》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突显地域特色,让“乡约讲堂”成为积极推动农村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群众聚在哪儿 讲堂就设在哪儿

  巨西村“乡约讲堂”活动当天,来自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医保局等多位宣讲员针对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释惑,现场提问不断,气氛融洽。

  “我的合作医疗费用咋交不进去?”活动现场,村民张大爷第一个提问。听到这话,县医保干部张宝玲立刻上前询问情况,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系统里有错别字而且电话号码也变了。她立即为张大爷更新了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并现场指导缴费。“在种植青菜的过程中出现了病虫害问题,专家能不能给我们想想办法?”种植户马大姐询问,了解情况后,农业农村局干部于瑞珏立即联系相关专家,并在当天下午就来到了马大姐自家的大棚内,对青菜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讲解与普及……“乡约讲堂”现场,宣讲员和群众坐在一起,操着乡音,将政策和实例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群众关心的身边事、要解决的烦心事落实落细,用贴心服务惠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隔一段时间,安村镇就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会,既有党员干部讲,也有身边群众讲,既有权威播报,又有乡土节目,既讲创新理论,又讲惠民举措,多样的内容与形式,既丰富了“乡约讲堂”的内涵,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群众聚在哪儿,阵地就在哪儿,讲堂就设在哪儿。”安村镇党委书记赵姜凯说,他们根据群众需求,缺什么讲什么,用什么教什么,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户庭院、田间地头,都是讲台。随着内容不断丰富,频次逐渐提高,在蓝田县,越来越多群众期待“乡约讲堂”开在自己家门口,聆听党的好声音,感受新时代乡约文明带来的幸福生活。

  把文化大餐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我来说说我们组的一户人家,孝老爱亲的做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11月29日上午,蓝田县安村镇杨孔寺村举办的道德评议会现场,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畅谈身边优秀榜样和好人好事。

  “村风看似无影无形,却时刻影响着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杨孔寺村党支部书记勾西鹏说,通过不定期举办道德评议会,对村内的人和事进行道德评议,评选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文明典型,不仅增强邻里互助,更能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如今我们村里涌现出很多好人好事。与此同时,杨孔寺村还将法治宣传、矛盾调解等内容与道德评议会结合起来,形成文明新风尚。 如今,道德评议会不仅成为“乡约讲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蓝田县各村传承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等优良传统的重要形式。

  “‘乡约讲堂’不只讲‘乡约’,在乡风文明的基础上,非遗传承展演、文化惠民演出等也不断丰富着‘乡约讲堂’的内涵,把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送到老百姓心坎上。”蓝田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以宣讲、评议、展演、服务等为主要形式的“乡约讲堂”已在蓝田县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打通了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蓝田县共建立“乡约讲堂”35个,成立了12支县级志愿服务队,统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幸福之风吹进万千百姓家。

  (记者 王卉 文/图)

陕西文明网(网页打印)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