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文明主张 | 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时间:2022-03-09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靳国英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守正创新、深化拓展的历史新阶段。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发挥政府职能

  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全国人大代表 欧阳华

  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

  加快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政府应积极发挥文化职能及社会职能,重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乡镇政府和有条件的村应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并加强领导、依法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追踪农村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从而保障农村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因地制宜

  建立乡村文化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 赵大鸣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包含公共文化建设和加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两个主要方面,想要弘扬和建设文明乡风,就需要探索出符合农村发展特点的有效方式,建立一套与现有物质水平相适应的文化生态。乡村文化生态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伦理道德观念,到人际关系行为;从年节婚丧活动,到日常生活习俗,都能体现出乡村的社会文明程度。因此,乡村文化生态既要有整体设计理念,又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具体状况,确立实际可行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制度形式、组织形式、人才配置和发展规划,并且自上而下,建立一套从宏观到具体的实施政策。

  创新载体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 殷勇

  中国邮政集团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分公司归仁支局支局长

  当前,各地乡村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也深刻感受到,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文化建设相较城市而言,还存在载体不丰富、活动不常态、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村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一些不良习俗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乡村文化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邮政网点等现有乡村基础设施可作为乡村文化建设载体之一,与乡村文明实践中心、支部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形成互补,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引导和志愿活动,推动形成文化设施共建、文化活动联办、文化生活共享的新局面。

  推进移风易俗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 欧彦伶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要把推进移风易俗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线,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乡村社会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建成各得其所、各安其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挖掘诚信资源

  助推“信用村”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 姚顺武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党委委员、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

  要优化乡村振兴“软环境”,促进乡风和美是关键。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助推“信用村”建设,筑牢诚信社会基石。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要鼓励各地深入挖掘诚信文化资源,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民俗、家风家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农耕文化进校园

  培育乡村振兴接班人

  全国人大代表 王能干

  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就要让农耕文化走进校园,出现在学生的教科书中。同时号召家庭重视农耕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口口相传的儿歌、谚语、诗词、故事中让孩子触摸到农耕文化,逐渐知根思源。当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得以代代相传、熠熠生辉,进而培育出更多知识丰富、热爱土地、心存家国的乡村振兴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