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学生的“师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浓浓的乡土情怀,让他从20岁进入乡村小学,一干就是33年,3000余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成长成才;他也是教师的“师者”,质朴深厚的教育情怀,让他始终惦记着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他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成为了陕西省学科带头人,与更多青年教师共成长。他就是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许多人眼中“亦师亦友的守望者”——西安市高陵区耿镇耿北小学教师杨俊峰。
他是学生的“师者”
让学生手脑“动”起来
2014年,耿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筹备中,校领导找到杨俊峰,让他教学生们用电脑画画。就这样,43岁的他成为了少年宫电脑制作社团的辅导员。杨老师像刚入校的新老师一样,把信息技术的教本和教参翻了又翻,帮助孩子们用鼠标绘就一幅幅构图精美的图画。在那个农村孩子玩电脑还需要去网吧的年代,杨老师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很快进入普通家庭,少年宫的电脑制作也早已换了课程。杨老师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停变化。他仔细研究了一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他们思维活跃,行为大胆,静不下来,于是少年宫的弈秋棋社应运而生,跳棋、象棋、围棋……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杨老师都从零开始,潜心研究,然后用心打磨出课程教授给孩子们。
在教学中,杨俊峰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实验和模型制作,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另外,他也会通过社团比赛、趣味游戏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总结与巩固学习成果。
这些年来,杨老师始终致力于帮助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自身。孩子们喜欢植物,杨老师就给他们讲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教他们植物嫁接的方法;孩子们喜欢航模,杨老师就带领他们学习航模的组成结构,组装航模;孩子们对科学感兴趣,杨老师就给他们讲解物理知识,带他们揭秘科学现象。孩子们常常骄傲地说:“我们的杨伯伯无所不能!”
他是教师的“师者”
“青蓝”携手做好传帮带
在实践中,杨俊峰清醒地看到城乡教育存在的客观差距,也深刻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他说:“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希望能和更多青年教师共成长,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杨俊峰主动承担“青蓝工程”,助力教师成长。2020年以来,他被遴选为西安市高陵区“名师+ ”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在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杨俊峰工作坊”,成员30余人。读书沙龙、课题研究、课例展示、主题分享……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他带领十多所学校的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耿镇耿北小学校长魏超说,学校以“勤思坊”教师讲堂为抓手,近几年培养了一大批扎根乡村、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杨俊峰以“守好一个讲台、教好一名学生、振兴一个家庭”为己任,是学校少年宫用心做事、用爱育人的优秀辅导员中的典型代表。
“我喜欢这种宁静的乡村教育。”杨俊峰说。33年如一日,他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也见证了他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