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4年,时任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柳林小学副校长的都小花将一颗炽热的心投入乡村教育事业,她想让农村的孩子享有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教育。几经思索,她决定在自己分管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上做文章。说干就干,短短四年时间,她把柳林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名气,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做到了全面发展。
克服困难 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
来到柳林小学初期,都小花校长精准定位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适才”课堂,组建了涵盖德智体美劳的28个特色社团,打破年级、班级界线,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线上选课,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真正把兴趣还给孩子,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面对种类繁多的特色课程,孩子们兴致勃勃,但学校专业教师却极少。都小花校长采取“挖、培、聘”等方法,逐步解决了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少年宫活动场地有限,她想到了一室多用、分时段活动的办法。平时上课的教室,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时变成部室,同时将操场分作若干块,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
发挥经验 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2018年,都小花校长被任命到延安希望小学任书记兼校长。她不负组织厚望,借助柳林小学的经验,又一次用满腔热情谱写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都小花带领社团赴北京、广州等地参加展演,三次迎接海军首长来校看望师生,建起全国首个“学习强国”科技小屋,引进延安为数不多的AI教室,使广大师生受益颇丰。
不负众望 收获乡村学校少年宫硕果
2022年,因工作需要,都小花再次回到柳林小学任校长。她充分发挥经验特长,带领柳林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踏上新征程。她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放在首位,加大资金投入、改造活动场所、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仅用一年时间,便新开设了布堆画、版刻画、编程等10个社团,优化了陕北说书、腰鼓、戏曲等18个社团。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由量变到质变,特色不断彰显。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柳林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说书、书法、腰鼓、剪纸等项目成效斐然,社团活动频被报道,优秀社团多次赴外地演出,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获奖项。学校也被授予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延安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延安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