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实践 > 先进经验 > 正文

【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创新案例】蓝田县“蓝田新婚礼”

时间:2023-12-19    来源:中共蓝田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靳国英

  蓝田新婚礼:一户办婚礼 教育一村人

  近年来,蓝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文明实践路径,以农村婚嫁喜事为切口,推出“蓝田新婚礼”,将弘扬主流价值、倡树节俭风尚、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实现“一户办婚礼,教育一村人”的良好效果。

  一、背景缘由

  当前蓝田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大多群众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三留守”人员是当前农村人口的主要群体,无论是理论政策宣讲,还是文化惠民演出,都面临群众组织难、受众少的问题。农村部分群众婚礼大操大办,在农村一些地区,婚闹等婚俗陋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给群众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损失,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格格不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势在必行。针对以上问题,蓝田县策划推出“蓝田新婚礼”志愿服务项目。

  二、基本做法

  一是破立并举,倡树文明简约新风俗。结合当前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重点,为蓝田新婚礼设置了“传思想,婚俗新风入心脑;感党恩,忆苦思甜倡节约;送文化,寓教于乐树新风;立家训,勤俭立德传世长;诵乡约,礼俗相交摒陋习”五个环节,用文明简约的流程替代繁琐复杂的婚礼旧俗,用简单而又不失仪式感的形式,赋予婚礼文明节俭的内涵。通过立新俗、破旧俗,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农村远离人情债,充满人情味。

  二是干群并行,凝聚移风易俗新动能。组建蓝田新婚礼志愿服务协会,面向全县婚庆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动员婚庆机构和婚礼司仪加入志愿服务协会。在婚礼行业淡季,对全县婚庆机构婚礼主持人进行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新风尚培训,让婚礼司仪志愿者成为政策理论的传播者、移风易俗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目前,全县35家婚庆机构的51名司仪加入新婚礼志愿服务队伍。

  三是奖惩并重,激发群众主体新活力。对于新婚礼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优先推荐参评各级优秀(最美)志愿者。对于主动采取“蓝田新婚礼”的群众,在“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蓝田好人”等各类创先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评选。对于婚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的人和事,由各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依据《村规民约》《红白理事公约》等,进行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的,在村上的“红黑榜”进行公示曝光,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前后并联,拓展文明婚礼新市场。把移风易俗贯穿于婚庆事宜全过程,做好宣传推广。紧抓新人领证窗口期,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设置“蓝田新婚礼”宣传区,向领证新人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品、婚俗改革《倡议书》等,做到精准宣传。抢抓婚姻登记高峰期,在“七夕”“5·20”等年轻人青睐的领证节点,邀请志愿者担任颁证员,开展“蓝田新婚礼”宣传签约活动,现场签订《意向书》和《文明承诺书》,让文明婚礼抢占婚庆市场。严抓婚礼筹办机遇期,发挥好农村红白理事会宣传、监督作用,对新人婚期进行摸底登记,在婚礼筹备阶段,工作人员在表达祝贺的同时,向新人和家长宣传婚事新办、简办的理念,让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三、成效启示

  “蓝田新婚礼”自推行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顺应新时代。破解了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理论政策宣传组织难、效果差这一问题,加强和改进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二是传播新思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宣传宣讲工作有机融入婚礼各个环节,作为加强农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推动新思想在农村落地生根。三是推行新乡约。以《蓝田新乡约》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四是倡导“新风尚”。革除婚闹陋习,提倡婚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节俭、绿色的文明新风正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蓝田群众的日常生活。《人民日报》《精神文明报》《陕西日报》等中省市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报道,“蓝田新婚礼”先后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和民政部《全国婚俗改革制度性成果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