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聚焦陕西 > 正文

陕西省梁增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时间:2019-09-12    来源:华商报    责任编辑:苏琳

 农业专家梁增基—— 

  培育多个小麦良种 增产25亿公斤 

  仍住50多平方米廉租房 85岁还在试验田里奔忙 

  五十多个春夏秋冬,两万个日日夜夜,梁增基艰辛地跋涉在渭北旱塬的小麦育种道路上,攻坚克难,终于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了国审“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等小麦良种。

  这些品种在陕甘旱区和河南、山东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使小麦亩产连续大跨越 

  1961年,年仅27岁的梁增基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背起行囊,来到偏远贫穷的长武。

  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老百姓填不饱肚子的现状,梁增基没有退缩,决心通过育种提高小麦产量,解决老百姓吃饭难题。

  1971年,经过无数次的艰难曲折,梁增基培育的全国先进品种“7125”和“702”终于问世,累计推广600万亩以上,长武小麦亩产首次跨越了100公斤。1979年,梁增基利用“702”的姊妹系“7122”育成了“秦麦四号”,推广后几乎覆盖整个咸阳北部、陕甘6个地市,累计种植700万亩以上,成为当时渭北和甘肃旱地小麦面积最大的品种,长武县小麦亩产再次跨越150公斤大关。

  开创小麦播期预测调节法防减产 

  黄矮病是旱塬仅次于锈病的严重病害,很多专家均未能找到有效办法,梁增基则用小麦播期预测调节法找到了预防途径,避免播期过早或过晚而造成的减产,这是一项国内旱塬首创。

  为了结合轮作给高产开路,梁增基结合玉米、小麦、烟草轮作倒茬,创造了“地膜高产油菜”,首次解决了将甘蓝型油菜北移高产的问题,又为防止小麦全蚀病开创了新路……

  捐出奖金 仍住50多平方米廉租房 

  半个世纪以来,梁增基成就卓然,但他始终奔波于田间地头山村农舍,骑着半新的自行车下乡,过着每天一个蒸馍一个蛋一盘青菜一碗稀饭的生活。

  2011年以来,咸阳市、长武县为表彰梁增基的突出贡献,先后奖励15万元,他全部捐赠给了文化、教育系统及育种基地所在十里铺村。直至现在,梁增基依然住在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里,单位多次考虑给他腾出房间,都被他婉言谢绝。

  梁增基所育品系作为科研“种质资源”,陕、甘、鲁、京6个育种单位用作亲本育成21个品种。培育的优质品种荣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成果奖两项、市奖四项(都为第一位)。

  梁增基个人也荣获了许多荣誉,1987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获“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2010年中国发明协会授予“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暨“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等。2014年,他被陕西省委评为首届三位“三秦楷模”之一,作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如今,已是85岁高龄的梁增基并未停止科研,每天在试验田里奔忙。他现在致力于实现一个心愿,即培养科技创新团队,把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和育种阵地能够传续下去,为农民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