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聚焦陕西 > 正文

绘就爱国奋斗同心圆

时间:2020-01-20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苏琳

  

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在母校门前留影。 资料照片

  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

  1月10日晚,由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创作的国内首部弘扬西迁精神的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该剧以交通大学罗友慕教授家族四代人西迁6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线,用数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切面,纵横交错地演绎出了一个家族60多年的情感和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1956年交大西迁、1977年恢复高考、20世纪末出国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等事件,在校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从上海西迁西安,铺展开西迁壮举中波澜壮阔的画面。60多年来,交大人用信念与信仰、奋斗与担当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我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教工。61年前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来西安,为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奋斗了一辈子。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我们聚在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每个人都难以抑制发自肺腑的喜悦兴奋之情,有几句心里话向总书记诉说。”

  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让他们激动的是,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西迁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西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绘就爱国奋斗同心圆,创造着科学领域新高峰。

  15位写信的教授都已是耄耋之年。写信时,最年轻的金志浩教授80岁,最年长的史维祥教授89岁。他们是交通大学西迁的亲历者,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退休教师卢烈英说:“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感到十分亲切、兴奋,无比温暖,也充满力量。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交大西迁精神的肯定,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切与期望。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广大青年师生中要得到进一步弘扬与传承。作为一个老党员、老教师,我心中永不褪色的西迁精神旗帜,将永远迎风招展、高高飘扬。”

  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西迁人历尽艰辛但终生无悔。回忆起西迁岁月,每一位西迁前辈都感慨万千。当年意气风发的姑娘小伙们,如今鬓已风霜、发已斑白,有的已长眠在大西北黄土地上。岁月流逝,但无论容颜如何改变,交大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一直没变,“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

  “我退休了以后常常晚上站在窗口看校园,看我们的办公大楼,看我们的实验室,灯火通明,心里亮堂堂的。我们老同志非常高兴,这说明新一代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奋斗。”西安交大原党委书记潘季说。

  古城西安,兴庆宫南,步入西安交通大学拱门,饮水思源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庄重屹立,就像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学府,在岁月激荡中历久弥新。

  让西迁精神枝繁叶茂

  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西安交大的答案是在学习、宣传和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放大西迁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让西迁精神所蕴含的爱国奋斗精神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成为人们的共识。

  2018年12月11日,适值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交大西迁博物馆正式开馆。一年多来,全国各地近23万人次来此参观学习。

  交大西迁博物馆馆内布展面积2400平方米,由序厅、放映厅、展厅和多功能厅组成。展厅内容分为溯源、西迁和致远三个部分,展出照片、实物等展品2000余件,集中体现西迁人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西安交大还成立了西迁精神研究中心,立项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课题89个,推出百余篇(部)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出版《交通大学西迁》等系列图书,推出纪录片《西迁纪》、话剧《一路向西》、音乐剧《西迁,西迁》、电视剧《一路芳华》、西迁精神主题油画展等文艺作品,讲述故事、传递精神、凝聚力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校更是用好用活西迁精神阵地,通过一次次深入学习,从伟大历史中汲取新的力量。

  让爱国奋斗的同心圆越来越大。两年来,西安交大组建多层次宣讲团,赴省内外、校内外进行了174场宣讲报告会,其中有6场为全国巡回报告会,宣讲共覆盖现场听众近5万人次、网络听众6万人次,新媒体平台点击量超过1150万次……一次次精彩的报告,带领大家共同追忆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西迁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各行各业中播撒了爱国奋斗的种子。

  如今,爱国奋斗的同心圆越来越大,西迁精神的根基越来越牢。西迁精神不断激发广大师生坚守初心、砥砺奋斗的情怀,并切实转化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强劲力量。

  西迁精神为事业发展立心筑魂

  “如果问我,爱国是什么?就是奋斗,就是奉献!”这是西安交大退休教授马知恩曾说过的话,这句话也是交大人共同的心声。马知恩是第一批随学校迁到西安的,回望60多年前的西迁,他感慨万千地说:“作为交大西迁的见证者,我们以青春、热血参与书写了这段难忘的历史。60多年来,我们坚守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为此感到自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经过2220秒的飞行,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西安交通大学1978级涡轮机专业校友王珏担任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像王珏一样投身中国航天事业的交大人还有很多,他们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出交大力量。

  记者手头有一份西安交大“2019年度十大新闻候选列表”,41项内容见证了西安交大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新奇迹:

  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成功制备世界首个恒河猴甲亢模型;

  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项金奖;

  214人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陶文铨院士当选“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何雅玲院士荣获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管晓宏院士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获46项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和获奖级别均创历史新高;

  与七省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大树西迁,根深叶茂。如今,西安交大的根基血脉早已深深融入西部:近一半的本科生生源、六成以上的研究生生源来自西部;自1959年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以来,累计培养大学生近27万名,其中在西部工作的就有10万人之多,60%的研究生选择留在西部建功立业。

  60多年来,西安交大创造了3万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栉风沐雨,60年春华秋实。今天,西安交大这棵西迁大树绽放着芳华。西迁精神不断激发广大师生坚守初心、砥砺奋斗的情怀,成为扎根西部,勇做新时代奋斗者的强劲力量。(记者 吕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