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聚焦陕西 > 正文

建设好家庭 涵养好家教 培育好家风 陕西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时间:2021-04-13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 婷

  近年来,陕西各级妇联坚持以“党政所急、家庭所需、妇联所能”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作为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总抓手,服务引领三秦姐妹带领家庭成员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西安市百名少年书写家训。资料照片

  初春时节,在蓝田县汤峪镇圪塔村,一幢幢徽式小洋楼一字排开,错落有致,楼前独立小院里花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2017年,我们重新将院子进行了改造,建设‘美丽庭院’,打造与周边山水一样的自然环境。每逢周末,游客们都来俺村爬山玩水、吃农家菜、住农家院,浓浓的乡情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村民张晓莉兴奋地说,“庭院建设让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西安市妇联还为我们家颁发了‘最美庭院’流动牌,这是我们家获得的第一份荣誉,我要好好珍惜,争取让这块流动牌常驻我家。”西安市妇联通过举办“美丽庭院”创意大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受表彰的家庭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也激励他人勇于争先,树立起“家家是乡村文明的主人,人人是环境保护的主体”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时代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家”力量具有重大意义。陕西省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家”字做文章,以家庭为题、以家风破题、以家教立题,积极探索家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以家庭为题,有亲情更有家国情

  天刚刚亮,他便提起公文包,一路步行,来到位于半山坡的“曹凯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打扫展厅、擦洗展品,看到有人来参观,便开始认真地讲解……这就是耄耋之年的革命老人曹凯的日常。

  今年93岁的曹凯是一名老党员,离休30年来,他十分注重延安精神的传播,自费进行红色调研行程达1.5万公里,宣讲延安精神报告达3000余场,听众达300万人次,被誉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育百万人”的革命老人。在他的教育和感染下,子女们先后有13人入党。“我在教育子女时,延安精神就是我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曹凯老人告诉记者。

  2013年,由于年事已高,曹凯感到自己身体情况已难以远行,便将自家老宅加以改造,建起了延安精神教育基地,设置了10个展室,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并亲自给观众当讲解员。为了使家庭每个成员保持延安精神作风,维护家风,弘扬正能量,曹凯又办起了家庭党员活动室和家风馆。家风馆主要陈列内容有孝敬父母篇、兄弟姐妹篇、夫妻恩爱篇、妯娌和谐篇、教子方略篇,让儿孙们时时都能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

  这个在延安精神教育下的大家庭,每个成员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在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家里充满和谐的氛围。曹凯及其家庭先后获得中央和我省、延安市各类奖励200多次。“别人家的传家宝是金壶银壶,而我们家的传家宝是‘红色家风’。我要求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多为社会作贡献,多为他人做好事。”曹凯老人笑着说。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唱响家庭文明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让瀚墨书香成为每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元素;绿色家庭引导家庭树立环保意识,共同打造蓝天碧水青山净土……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五好”“学习”“绿色”“和谐”“平安”“最美”等各类具有时代特征、不同类型的特色家庭130余万户。“小家”连“大家”,有亲情更有家国情,全省广大家庭在追求家庭幸福中为社会贡献力量。

  以家风破题,激发更多家庭释放正能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4月6日,扶风县家风馆传来琅琅读书声,40余位孩子和家长正在齐声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

  杨梓彤小朋友的妈妈在诵读完后,十分激动地说:“我和孩子一起参加了家风馆的亲子经典诵读活动,这是我们第5遍通读《弟子规》了。在巾帼志愿者老师的号召下,我和孩子现在每天坚持学习两个小时,希望能帮助孩子品味国学、点亮人生。”杨逸卓小朋友的妈妈也是一脸兴奋,她说:“家风馆内的教学让我了解到扶风优秀、厚重的家风文化,尤其是这些经典的家训集锦,能教会孩子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孩子最近的变化很大,学会了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事。”

  据了解,扶风县家风馆2020年9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始终秉持着“传承家风家训、讲好家庭故事”的初心,不到一年时间里,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余场次,接待参观学习80余场次,将家风文化和优秀经典以公益课堂形式广泛传播,深受家长、儿童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位于西安市丈八东路8号的陕西省家风馆是集家风家训展示、家风宣讲(家风讲堂)、家教指导等为一体的综合展馆。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玲摄 

  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优良的家风传承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灿烂不熄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省妇联成体系成规模打造“实体家风馆+网上家风馆+流动家风馆”三馆合一的立体家风馆,建设家风培育示范体验基地综合平台矩阵,在全国率先建立六级“家风馆”文明实践阵地,推动全省100余个家风馆、家训馆、家庭主题公园免费开放。全省家风馆累计接待省内外团体1000余批次100余万人参观学习,网上家风馆访问人次超过500万。

  好家风犹如一股股强大的道德力量,使尊老敬老、夫妻恩爱、邻里互助、科学教子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以家教立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孩子学习压力大,产生不良情绪,我该怎么做?”“孩子不愿意和我沟通怎么办?”“呼老师,孩子早恋该怎么办?”……在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呼老师工作室”,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好家庭标兵、省家风家教宣讲团成员呼秀珍每月第三周的周五都会准时走进工作室,帮助家长们排解困惑。

呼秀珍(中)创立工作室帮助孩子和家长排忧解难。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玲摄 

  呼秀珍年近80岁,是咸阳道北中学一名退休语文特级教师,2018年创立“呼老师工作室”,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心理咨询、谈心谈话等活动。

  家庭教化是社会道德教化的起点,省妇联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始终,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网络化、社会化、品牌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家庭在培育时代新人上全面发力,启动“书香三秦 德润万家”亲子阅读系列“云活动”、开通全省“亲子阅读云书馆”、常态化开展“把爱带回家”寒暑假特别关爱行动、实施“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组织儿童早期家庭教育骨干培训项目……

  近年来,省妇联以实施“百万家长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支持和服务家庭教育工作,培养孩子从小形成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好人格,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陕西有1316万余户家庭,这些家庭直接影响着陕西人民的幸福生活,拥有良好家风家教的家庭是社会的稳定器,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基础。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切实发挥妇女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妇女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表示。

  记者手记

  做好小家庭的大文章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中国最早且成体系的有关家庭、家教、家风的篇章和著作,如《诗经》《西铭》等。在白河县,“黄氏家规”以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核心,激励着一代代黄氏后人修身立品、艰苦创业,成为当地优秀家规家训的代表;在具有中华民居“活化石”之称的韩城市党家村,户户门楣或墙上都有刻于青砖、铭于心中的家规家训;在“三沈故里”汉阴县,世代相传的“沈氏家训”是陕南地区传统家规的典范。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为我们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家庭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高瞻远瞩和高远谋划。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妇联组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指示要求,找准家庭所需、把握妇女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代家庭工作,做好小家庭的大文章,准确了解家庭问题、精准对接家庭需求,使全省家庭工作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让“小家”连“大家”,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在追求家庭幸福中建设好社会与国家。(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玲 通讯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