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聚焦陕西 > 正文

陕西省委文明办发布2021年3—4月“陕西好人榜” 共23人上榜

时间:2021-04-30    来源:陕西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 婷

  4月30日,陕西省委文明办发布2021年3—4月“陕西好人榜”。经过逐级推荐、网络点赞和专家评审,本期共有23人上榜。他们中有为数百位留守老人免费拍照的青年摄影师许凯;有坚持献血15年的公务员刘宪郧;有先后两次跳入水中救起落水母女的90后青年谢从杰;有挽救车上18名乘客生命的通村客车司机马小群;有扎根农村学校30多年的中学教师凤侃社;有三十年如一日研究讲述韩城历史文化的“雪芹说史”创立者贾雪芹;有身残志坚的女大学生胡小梦......他们的好人故事让我们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能量。

  助人为乐(5人)

  许凯,男,1993年11月生,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职业摄影师。他自高中起为农村留守老人拍照,坚持10年,已为数百位留守老人免费拍照。2020年4月,他在短视频平台上传“和9999个陌生人打招呼”系列视频。这些拍摄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的视频,一经上线便引发众多关注。如今,许凯的短视频账号发布了100多条视频,粉丝量达143万,单条视频最高点赞量超百万,通过记录简单幸福的乡间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央视、新华社、新浪微博等各大媒体的报道。长期关注社会民生现状,他用镜头记录了最淳朴的温暖与感动。

  周旭阳,男,1991年10月生,铜川市新区锦园小区居民。说起周旭阳,小区居民都夸赞他是个热心肠的小伙子。周旭阳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张贴在小区,只要有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他打电话,他随叫随到。疫情期间,他每天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值守,带着自己买来的小喇叭,在社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2020年11月,由于部分住户暖气不热,周旭阳带着朋友为居民义务修暖气、清洗过滤网,从上午8时忙到深夜。周旭阳还是铜川市首例采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者。

  唐建华,男,1973年8月生,蒲城县椿林镇石道村居民。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累计服务时长248.5小时;先后出资5万元,帮助6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主动上门对椿林镇、孙镇、尧山镇的80多名群众进行务工就业培训。唐建华牵头实施“翰墨书画·文化润渭”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常年坚持在渭北地区开展书画拥军、书画助学、书画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他累计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9场,为部队官兵创作书画作品300多幅,为群众免费书写春联过万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他向蒲城县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

  李维胜,男,1975年1月生,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师。工作27年来,他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研究延安家庭教育,义务作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热衷于公益助学。2015年,李维胜创建助学公益群,开始了助学之路。他带领助学公益群的网友从延安市各个学校搜集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信息,经过仔细考察、核实情况后,确定受助对象,为10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近13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听说延安市北关社区缺乏抗疫物资后,他立即多方联系,通过多种渠道购买价值5000元的口罩、一次性防疫手套等物资捐赠给社区。

  刘宪郧,男,1963年1月生,洋县税务局副主任科员。在普通的岗位上、在平凡的生活中,他用自己的坚持和爱心做好事、做善事,温暖并打动着身边人。他坚持献血15年,每年两次从未间断过。为了保证血液的健康纯净,他天天坚持早晚锻炼身体,从不吸烟喝酒。10余本献血证上,一条条献血记录体现了他 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他被授予“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他救助因病、因学贫困家庭4个,资助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见义勇为(4人)

  马阿龙,男,1989年6月生,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高里村居民。2020年11月15日10时许,一名老人不慎掉入引渭渠中。马阿龙驾车行至附近时,听到有人呼救,便急忙下车查看。由于水流湍急,落水者不停地在水中挣扎,已经被冲出了数十米远。马阿龙没有多想,脱掉外套就跳进冰冷的水里,奋不顾身向落水者游去。在周围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两人安全上岸,随后马阿龙就悄悄离开了现场。后来,被救者家属几番周折,通过网络视频评论等内容,找到马阿龙本人。被救者家属带着财物向马阿龙表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

  崔卫东,男,1970年3月生,咸阳市公交集团68路公交车驾驶员。2019年11月6日,他驾驶68路公交车途经咸阳市东风路时,车内突然传来“我钱被人偷了”的喊声。他沉着冷静地将车安全靠边,上前询问情况。有位40多岁的农村妇女哭着说:“这可是给家里老人看病的1000多元啊!”在崔卫东察看情况时,一位乘客打开车门夺路而逃。崔卫东见状迅速追下去,跑了300多米后,抓到小偷并让其交出所盗钱款。崔卫东把钱交到失主手里,车厢内传来阵阵掌声。从事公交驾驶员工作以来,崔卫东在关键时刻多次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为乘客挽回财产损失。

  王振寰,男,1983年10月生,国家能源集团神东救护消防大队党政办科员。2019年1月,王振寰休假返回途中,遇到荣乌高速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经查勘,他发现车辆损毁较为严重,车内还有被困人员。王振寰赶紧找出三角警示牌,放置在车祸现场50米外的地方,以防发生二次事故。作为消防人员,他发现车祸现场满地汽油和机油,意识到车辆随时有爆炸可能,于是他捡起路边的石头砸破车窗玻璃,用力将卡在路沿的车门打开,将3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并转移到自己车上。经检查被困人员均未受伤。

  谢从杰,男,1993年6月生,镇坪县曙坪镇中坝村居民。2017年8月,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熊女士带女儿在中坝村河道戏水乘凉时,女儿不慎落入水中被急流冲走。情急之下,熊女士跳入深水区去拉女儿,不会游泳的她也陷入危险之中。此时,正从路边经过的谢从杰听见了呼救声,先后两次跳入水中救起落水母女。之后,疲惫不堪的他又再次跳入水中,帮熊女士寻找到了装有贵重物品和现金的背包。谢从杰不怕危险,用一个人的力量,三入水中,救下两条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

  诚实守信(1人)
 

  邓冬梅,女,1948年11月生,陕西博兴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冬梅视诚信为生命,在20多年的创业过程中,始终以品质求发展、以诚信求生存。多年来,她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企业上下重诺守信、童叟无欺蔚然成风;严把产品质量关,从不允许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坚持做良心产品;严格履行合同承诺,从未拖欠员工工资及供货商货款;严抓诚信服务,企业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投诉事件。同时,邓冬梅还热衷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先后捐款捐物100余万元。在她的坚守下,公司多次被评为咸阳市“餐饮安全示范店”“放心消费示范店”。

  敬业奉献(7人)

  赵勤鹏,男,1976年12月生,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颈椎外科副主任、院前急救科副主任。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赵勤鹏对颅颈交界病变、脊柱畸形、脊柱肿瘤等复杂脊柱疾病展开系列临床研究,累计完成脊柱外科手术近8000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赵勤鹏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参加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先后主刀多项阿里地区首例手术,填补多项区域技术空白,被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援藏干部人才”。

  马小群,男,1965年4月生,淳化县明吉客运公司司机。4月2日,马小群驾驶通村客运班车,车上载有18名乘客,车辆行驶至淳化县工业园区附近时,他突发脑溢血,眼看着车辆就要撞上电线杆。危急之时,为了保证乘客安全,他拼尽全力将客车安全停至路边后,陷入昏迷。接到报警后,交警立即采取措施,转送乘客,将马小群送医救治。最终,马小群因抢救无效去世。面对突发疾病,在危急关头,马小群坚持把车停稳停好,用责任与担当,挽救了车上18名乘客的生命。

  凤侃社,男,1965年9月生,铜川市印台中学教师。1989年,凤侃社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同年被分配到铜川市李家塔中(小)学任教,自此扎根农村学校,一干就是30多年。后来由于年纪和身体原因,他来到印台中学任教。凤侃社爱生如子,送生病学生就诊、护送学生上下学、劝返辍学学生、资助困难学生。30多年来,他累计劝返学生35人,有效转化问题学生63人,资助特困学生6人,无偿给学生辅导功课累计达2500多次。他扎根山区,无怨无悔,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吕东奇,男,1966年9月生,渭南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美丽办)主任。吕东奇30多年立足环卫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撰写的《加强城乡管理的建议》等10余篇调研文章获多个奖项,探索形成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二分法和农村厨余垃圾堆肥场方案在渭南试点成功并被推广应用,省委调研选编的《农村环境整治案例选编》中渭南市五项模式被收录推广。作为唯一地市级代表,吕东奇两次受邀在住建部组织的培训会上介绍“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的经验。他负责起草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成为地方人大首批立法,现已颁布实施。城乡人居环境、驻村规划师等工作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苏丽,女,1975年10月生,榆林市公安局正科级侦查员。2014年6月开始,苏丽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一干就是6年。修路打坝、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道德大讲堂……苏丽所做的工作,推动扶贫模式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不仅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还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她撰写的纪实文学《光景——女警扶贫记》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个人事迹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登。

  周衍江,男,1988年8月生,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他联合7名返乡创业青年成立陕西秦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秦岭老村长陕南农特产品淘宝店,开办商南县首家大学生村官电商服务站,先后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帮助127户群众销售农副产品4000多公斤,销售额达30余万元;帮助群众网购农资、家庭生活用品300余件,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邀请青年团员、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对群众进行培训,培训群众120余人;带领村民建茶园2000亩、猕猴桃基地120亩,建设了300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带领全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贾雪芹,女,1968年9月生,韩城市群众宣讲团队“雪芹说史”的创立者和主讲人。贾雪芹三十年如一日,研究讲述韩城历史文化,被誉为“韩城的活历史”。她先后为司马迁祠、韩城古城、党家村等景区培训了一批宣传讲解人员,并在国内外20多座城市进行韩城历史文化和旅游宣传。2016年至今,她开设公开讲堂“雪芹说史”,坚持每周五晚义务授课,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了解历史。2018年“雪芹说史”讲堂被确定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活动主阵地,截至目前已授课600多次。

  孝老爱亲(2人)
  

 

  王颖怡,女,1966年12月生,西安市鄠邑区甘河街道侯王村居民。王颖怡家里共四口人,丈夫在外打工奔波,孩子在外求学,婆婆已瘫痪20多年。家里的日常生活、地里的庄稼,都靠王颖怡一人打理。自婆婆瘫痪后,王颖怡每天夜里帮婆婆翻身,隔几天帮婆婆擦洗,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好易消化的饭菜并给婆婆耐心喂下。随后,她要打扫老人排泄物,清洗衣服,还定时推老人出门晒太阳、散心。王颖怡对待婆婆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辛苦自己扛,任劳任怨,得到了村民的赞扬和肯定。她的事迹传遍了周边各村,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乔会仙,女,1947年1月生,岐山县京当镇张家村居民。她育有两儿一女,儿女均已成家。2015年冬季,小儿子何向峰的妻子赵金侠因突发脑溢血,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突如其来的病魔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但困难并没有把乔会仙击倒,她选择了坚强面对。几年来,乔会仙每天给儿媳洗衣喂饭、擦洗身体,细心照料生活起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乔会仙的细心照顾和精心呵护下,儿媳的病情逐渐稳定,现在已经能下地行走。乔会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

  自强励志(4人)

  张同科,男,1965年9月生,岐山县益店镇张侯村居民。2010年,张同科在私人作坊打工时,不幸双手被轧致残。2015年,他招收12名残疾人,成立了岐山县残疾人阳光护工队。经过护理知识技巧培训和心理指导等,队员护理服务逐渐标准化,深受患者家属好评,同时引领更多残疾人自力更生走上致富路。经过几年发展,护工队工作范围由过去单一的护理患者,延伸到为10多家医院介绍护工、为重度病人推荐家庭保姆等诸多服务领域,带动了县域家政行业发展,业务范围也扩大到凤翔、扶风、眉县等周边县区。

  蔡山荣,男,1992年5月生,吴起县东园子社区居民。蔡山荣年幼时因持续高烧患上了脑瘫,生活无法自理。辗转各地求医,几乎是他有关童年的全部记忆。康复的梦想破灭后,他下定决心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在写作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文字中放飞梦想。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拼音识字,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文化课自修。他学着用脚趾操作笔记本电脑,写些喜欢的文字,发在朋友圈里,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在吴起县文联创办的《长征》杂志上,他发表多篇文章,也因此成为延安市作家协会优秀会员。

  杨明娃,男,1954年7月生,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杨家山村居民。多年前,他在矿山打工期间因放炮开矿发生事故,致右眼失明、右胳膊炸断,被评定为身体三级残疾,丧失了劳动力。为了发展产业,杨明娃申请了产业帮扶资金,村上第一书记为他争取到残疾人创业项目补贴,修葺了羊圈。杨明娃又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贷款3万元,在各方帮助下,发展起养殖业。杨明娃还认真学习核桃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栽植核桃树4.5亩。杨明娃的辛勤汗水终于得到回报,2016年底,他养殖的羊出栏23只,他也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胡小梦,女,1999年2月生,镇安县庙沟镇五一村居民,渭南师范学院学生。7岁时,因家庭贫困,母亲离家而去,留下她与弟弟同体弱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从童年开始,她就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担子,照顾弟弟、操持家务,艰辛的岁月让她比同龄人多了几分责任与坚定。她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不幸却从天而降,一场意外的火灾,让她失去了右臂。胡小梦并没有因此消沉,她开始用左手练字。通过努力,现在她能用左手熟练地穿衣、吃饭,写出一手整齐、漂亮的文字。2020年,坚强的胡小梦重返校园,被渭南师范学院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