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图片要闻 > 正文

听父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时间:2021-06-24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 婷

  胸怀千秋伟业,恰似百年风华。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这一切都离不开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他们不仅亲历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忠诚本色,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践行好传承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和力量。

呼荣碧向消防指战员们讲述红色故事。陕西日报通讯员 呼浩浩摄

  连日来,商洛市各界人士组织看望慰问老战士。6月17日,“中国好人”李亚峰、王力一行赴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看望慰问抗战老兵徐启银,聆听老一辈的亲身作战经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力量。 报通讯员 党率航摄

  继续为新时代添砖加瓦

  “吃得好、穿得好,不忘中国共产党的好领导”“党领着咱们翻了身,人民当家成了主人”……这些“顺口溜”的作者,是西安市新城区自强路街道的95岁老兵王水林。

  6月20日,在王水林家里,他脱口而出这些句子,语气坚定,饱含深情。

  “这样的‘顺口溜’,父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写过几百首。”王水林的儿子王建安回忆道,“小时候,父亲在家中常用这些话教导我们。”

  如今,王水林年纪大了,坐在轮椅上说话时,左手的拇指微微有些颤抖。但对于那段峥嵘岁月,他仍记忆犹新。

  1926年7月,王水林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几岁时,战乱和灾荒将王水林与家人拆散,后来他被亲戚送到了孤儿院。

  1948年6月,王水林参加了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和解放济南、福建等战役。

  在淮海战役的一次阻击战中,王水林临危受命,往返于指挥部和战斗前线6趟。“机关枪的子弹打到脚边,手榴弹在身边的爆炸声就没有断过……”凭借着勇敢和机敏,王水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次战斗中,同班7个人最后只活下了他和身负重伤的班长。

  “看到那么多战友牺牲,我非常难过。”王水林说,连长告诉他,大家的牺牲是为了所有的穷苦百姓,虽死犹荣。

  连长的话,让王水林记了一辈子。他告诉自己,活下来就要用一辈子为国家作贡献、为群众办好事,那样才对得起牺牲的战友。

  1948年12月,王水林在战火纷飞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70多年,不管身在何处,他都不忘党的恩情。

  “做人不能光为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是王水林对晚辈的叮嘱。在良好家风熏陶下,王水林的子女及孙辈中有7人入了党,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

  身着军装,是保家卫国的英雄;脱下军装,是自强不息的老兵,是党的“宣传员”。王水林说:“如今的好日子来得不易,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懂得感恩,用智慧和力量为新时代添砖加瓦。”(陕西日报记者 王佳伟 见习记者 孙鹏)

  照片里的红色记忆

  83岁的白漪老人,在书桌上放着一本泛黄的照片集——《永远的怀念》。“这是我为纪念父母出版的,得空就拿出来翻一翻,仿佛父辈投身革命的故事就发生在昨天。”6月19日,她感慨道。

  白漪的父母都是老红军。父亲白占玉出生于1911年,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因国民党反动派四处捕杀,白占玉和其父白克孝被迫将革命活动从横山县(今横山区)转入安定县(今子长市)。其间,白占玉积极组织群众参加革命,组建了数十人的游击队。母亲白如璧是延安托儿所(延安保育院前身)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一。

  一些照片中,当时年龄不是很大的白占玉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在一次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敌人把父亲的左腿打伤了。即便是拖着受伤的腿,父亲依旧骁勇善战。”白漪说,一次和敌人激战中,父亲右臂被敌人的尖刀刺穿,血流不止。情急之下,他就地抓了一把灰土压在伤口上止血,痊愈后右臂留下了一个能穿进3根手指的洞,成了永远的伤痕。

  1937年,中共中央机关在延安城南的柳林村办起了延安托儿所,收容抚养烈士遗孤、出征将士子女和革命干部子女。白如璧光荣地成为一名工作人员。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低,但工作认真刻苦。在洗衣班、豆腐坊、小儿灶、幼稚班、病房等她都待过,受到了大家好评。”白漪回忆说。

  让白漪难忘的,还有一家人在铜川生活的日子。

  1953年,白占玉被组织安排到铜川从事煤炭工业建设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

  “那时,我们一家住在荒凉的山沟,不仅没有电,吃水还要到山下挑,父亲的办公区是临时搭建的工棚……”白漪说,在艰苦环境下,父亲认真钻研,硬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经验丰富的煤炭行业能手,参与了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王石凹煤矿的建设和生产工作。

  子女教育,白占玉夫妇也不松懈。1955年暑假的一天,白漪和二姐被父亲安排到矿井下体验生活。“短短8个小时,我认识到了采煤工人有多艰辛,一块煤多么来之不易。”

  尽管父母都已离世,但他们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父母一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经常教育我们要低调做人,不多吃多占、不求名利。”白漪说,“我们要牢记父辈教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红色精神传承好。”(陕西日报记者 刘枫)

  爷爷教我们读懂初心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还小,对他的记忆是模糊和零星的。他的故事,多是长辈们讲给我的。他老人家战斗和工作的经历,对我的影响很深远。”6月20日,提到爷爷任瑞亭(又名任铁栓),延安市政协秘书长任小林很是感慨。

  1918年,任瑞亭出生在今子长市玉家湾镇任家砭村。1934年,他参加了陕北红军,担任过警卫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家乡,成为搬运社的一名工人。

  “印象中,爷爷是个普通的搬运工,勤俭持家、关爱后辈,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大后,父辈们才告诉我们,爷爷去世时身体内仍有未取出的子弹片,连胸胛骨上都是枪伤印。”任小林说。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举国抗战的新局面。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率代表团从延安出发,前往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谈判红军改编相关问题。

  车行至甘泉县一处隘口时,突然前方传来“啪”的一响。埋伏在高处的土匪,用机枪、步枪同时扫射沟底的汽车。很快,司机便倒在驾驶座上,卡车轮子也被打瘪,车头一歪停下了。在突围过程中,作为警卫员的任瑞亭身负重伤。

  任瑞亭给周恩来做警卫员的经历,《李赤然将军回忆录》中也曾提到,“任铁栓同志是我从家乡带出来参加红军的,又接受了多年的战斗洗礼,身体强健,聪明机敏,枪法准,应付复杂情况的能力强,就把他派到周副主席身边工作。”

  “伤愈后,爷爷回到家乡搬运社成为一名工人。平日里,他仗义执言,总是乐于帮助别人。爷爷对儿女严格要求,教育他们要学习上进、好好做人,关心国家大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小林说,“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血受伤,爷爷无怨无悔。这种精神,也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爷爷教我们读懂初心。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好好为党工作、为国出力,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把从老一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好习惯、好品德、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任小林说。(陕西日报记者 刘枫)

  赤胆忠心志如钢

  “父亲生前常给我们讲党史、讲渭华起义历史,教育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父亲还常说,听党话跟党走,把工作干好,定是会永远胜利的。”6月17日,在谈及父亲曾经的教诲时,《渭华丰碑》编委会主任韩战龙十分感慨。

  韩肇汉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后加入共产党。韩战龙说,渭华起义时,父亲是陕东赤卫队队员,负责通信联络工作,曾两次给刘志丹送去信件、银元和物资。

  “一天上午,陕东赤卫队队长把父亲和另外一名队员叫过去,命他俩给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送一封信和一笔钱款。接到任务后,父亲将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和四五百块银元小心翼翼地装进粗布褡裢中,与另外一名队员骑了两匹骡子,翻梁过沟、上坡下岭,一路未曾停歇。在太阳落山前,完成了任务。”韩战龙向记者细细讲述。

  “出生入死干革命,赤胆忠心志如钢。”谈到父亲的革命生涯,韩战龙如此评价。他说,1927年至1949年,父亲以国民党党员、保队副等公开身份,打入敌人内部,利用红色据点——原华县三涨村渡口,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一批又一批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和革命同志进渭华、入陕北,为和平解放华县作出了贡献。

  “父亲曾对我说,在那种残酷、严峻的形势下,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始终坚定对党的信念,对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有坚定的信心。”韩战龙说。

  “今天的好日子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对党赤胆忠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是党和国家的忠臣、功臣。”韩战龙说,“我们兄弟姐妹每年都要自发到渭华起义教育基地开展瞻仰纪念活动。作为革命后代,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我们要将党的好传统传承下去,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韩战龙告诉记者,他的子女都是党员,自己平时常教育他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陕西日报记者 甘甜)

  信仰的力量

  “父亲虽然去世20年了,但总觉得他不曾远离。”6月19日,已经退休的西安市民王建辉感慨地说,“父亲一生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将所有心血投入到军队后勤保障工作中。”

  “父亲生前的履历表上,那端正的字迹,让我想起他常说的那句话:人,要有信仰,信仰会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前两天,王建辉又一次打开珍藏的资料,从中追寻着父亲当年参加革命的足迹。

  王建辉的父亲王世明,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北川县马槽乡,1935年4月参加红军,1936年12月加入共产党。

  “长征途中,部队在翻越夹金山后,就进入了松潘草地。”王建辉说,在那里,父亲第一次明白了共产党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在那时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部队过草地,距离走出草地还有3天时,父亲不慎将连里发给自己的粮食丢失,绝望地哭起来。”王建辉说,“连长印成真命令父亲跟着他走。每到一处宿营地,印连长就掏出一只小酒杯,从自己的粮袋中舀出一杯麦子,倒进父亲碗中。”

  走出草地不久,印连长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王世明悲痛万分,趴在印连长的遗体上痛哭不止。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父亲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父亲说,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改变入党的初心。”王建辉有些激动地说,“在66年的革命生涯中,信仰的力量,就是父亲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

  “1937年11月2日,父亲所在部队在山西省昔阳县东南的黄崖底设伏,采取诱敌的办法伏击日军。战斗最激烈时他们班的阵地一度被敌人突破,敌人突然抓住父亲的步枪,父亲用最后一颗子弹将敌人击毙。全班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终于守住了阵地。”王建辉说。

  新中国成立后,王世明历任原华北军区后勤部天津装具厂厂长、原兰州军区后勤部第27分部政委等职务。从1950年到1980年,天津、河北、北京、河南、陕西、甘肃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建辉兄弟姐妹5人中,4人当过兵。二哥王建中1975年随部队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年仅24岁,被部队追记二等功。

  “父亲历经战火,不忘初心,用一生践行着信仰的力量。这也是他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王建辉说。(陕西日报记者 秦骥)

  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

  “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是空军第一批轰炸机飞行员,也是人民空军建军史上首次对敌夜间空战经历者。”一提起父亲,61岁的李延民满是敬仰。

  李延民的父亲李增发1931年4月生于榆林,1947年6月入伍,1949年转入空军,先后驾驶过7个机种,飞行时长共计3700多小时,从飞行学员成长为航空兵某师副师长,1983年1月离休。李增发曾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次。

  1951年9月底,李增发接到上级命令,和战友们进驻辽阳机场,准备轰炸停泊在大和岛海湾的敌人军舰。当时,李增发他们都是20岁上下的小伙子,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而对手美国飞行员,很多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飞行时间长达数百小时,加之敌人武器装备明显优于我军,敌强我弱。他们决定执行夜航作战,出奇制胜。

  “1951年11月29日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轰炸机飞行员,我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真正参战。”父亲曾多次向李延民提起那天。

  夜航大队10架轰炸机依次起飞连续跟进,轰炸了大和岛,开创了我军夜间轰炸的先河。由于夜间轰炸对飞行员的战术素养、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以至于美国人根本不相信这是年轻的人民解放军空军轰炸机部队所为。

  “每次讲这些故事,父亲都开心得像个孩子。”李延民说,“他经常教育我们,我们国家起步晚、底子薄,打胜仗靠什么?靠的就是党的领导。”

  如今,年过九旬的李增发居住在西安市某干休所。“父亲是苦孩子出身,从小要饭、打工,16岁就当兵,所以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李延民说,“父亲常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

  “当年我们工作、上学,父亲从不找关系,他告诉我们,男子汉要凭本事吃饭。”李延民说,“要说当时不恨老爷子是假的,但慢慢地我们也想明白了,因为父亲是共产党员,是革命军人,他打仗闹革命,难道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女找份好工作?”

  “父亲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我的入党问题,上个月他还郑重地对我说,‘要赶紧向社区党支部申请,积极向组织靠拢。’”李延民说,“我会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像我的父亲一样。”(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 见习记者 辛愿 通讯员 崔萌)

  岁月中的磨炼

  “10岁前,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亲远在西藏,很难见面。但印象中的父亲,是个非常勇敢的军人,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呼卫东回忆道,他的父亲呼荣碧,戎马生涯20多年,在战争中度过了11个年头。

  “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那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留下的伤病。”呼卫东说,在查库战斗中,父亲带领侦察组向查库急进,由于天黑沟深路窄,每行进一步都很困难。行至悬崖边时,父亲一脚踏空,跌下几丈深的崖底昏迷。

  恢复意识后,呼荣碧吃力地爬上崖顶,急进跟上部队。战斗取得了胜利,呼荣碧被授予一等功。

  远在祖国的边疆,扛着戍边的钢枪,呼荣碧一扛就是20余载,并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受到各种嘉奖11次,被评为西藏军区“战斗标兵”和“管理标兵”。

  1978年,呼荣碧因身体残疾转业回到家乡延川县参加地方工作,并于2002年退休。一日为兵,终身是兵。呼荣碧自筹资金将自家原有的一间平房和一孔窑洞修缮后,开办了延川县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为前来参观的学员宣讲革命历史。2015年至今,呼荣碧共作报告15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7.5万人次。

  “父亲的言行一直默默地影响着一家人。”呼卫东说,父亲对儿女要求非常严格,教导他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作为党员要为民务实,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即便是现在,只要哪里需要,80岁的老父亲依旧会立即出发!”呼卫东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党员,父亲身上的红色精神,我们会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呼卫东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在延川县药品派送结算中心工作的他,一直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没有一丝懈怠 。

  “从小就听爷爷讲红色故事,所以我大学就入了党。”呼荣碧的孙女、呼卫东的女儿呼笛满怀激情地说,“工作后,我们都牢记爷爷教导,要努力、要奉献、要坚守。”(陕西日报通讯员 师亚清)